大兴安岭现中级大猫,敢大量屠杀狼崽,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的好 http://www.bdfzkyy.com/

过去科学家们担忧,中大型肉食动物或会因人口数量增长和过度消费而灭绝,如果缺少了顶级肉食者,势必会影响生态位结构崩塌。而据黑龙江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日前发布的消息,“中国最北湿地”大兴安岭地区松岭区砍都河国家湿地公园的红外相机首次拍摄“猞猁狩猎狍子”的珍贵画面。

另外工作人员在整理红外相机时,还发现一段猞猁在呼唤同伴以及4只猞猁同行的画面,这表明了当地猞猁已经有了种群。猞猁们的出现,表明了我国北方湿地环境生态良好发展,给当地的科研保护工作人员们大大点赞!

短尾巴、大长腿、两只耳朵上扎着“小辫子”!这只大猫你吸么?

猞猁(shēlì),又叫“山猫、大山猫、猞猁狲”等,是猫亚科猞猁属下一种中型猫科动物。在生物分类上,现存的猞猁属共有4个物种:分别为欧亚猞猁、加拿大猞猁、伊比利亚猞猁和短尾猫。

分布在我国的猞猁属于欧亚猞猁(我们汉字里的“猞猁”指的是欧亚猞猁),在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内蒙古、黑龙江等地均能发现它们的身影。目前可以确定的是,西藏的阿里地区维持着一个健康的猞猁种群。

猞猁的体型似猫而远大于猫,但比豹子要小,不过是众多猞猁中体型最大的一个。它们成年体长一般在90-厘米间,体重在25-30公斤,最重可达到40公斤。面部像虎、下巴长有胡须状络腮胡(鳌拜呀);耳朵上有两束黑色耸立的簇毛,有点像京剧里的花翎。这耳朵上的簇毛不止有保暖的作用,还有提升听力的效果,帮助探测积雪下各种猎物发出的最细微声响。

因为猞猁常生活在寒冷地带,为了在零下几十摄氏度的环境下捕猎而不被冻伤,它的爪子上也覆盖了厚厚的毛发,而且脚掌巨大(超大的jiojio),如穿了雪地靴一样。

就猞猁的整体造型来看,如果不看尾巴还好;若看了它的尾巴,就会有一种强烈的反萌差。为什么不再长长一点,是生长激素不够了么?

猫族中型攻击手,大量屠杀狼崽,无虎无豹、敢称王!

或许是得益于分布区域横跨欧亚大陆北部,猞猁的攻击手段相比其他猞猁种更具优势,又锁喉又爪挠,猎杀技巧一流,食物非常广泛。在虎、豹等大型猫科动物不见踪影的情况下,猞猁在事实上已是食物链最顶端的成员之一。不过讲真的,其战斗力上限不会超过美洲狮、猎豹。

兔子、啮齿动物和各种鸟类等小型动物,猞猁来者不拒;不过猞猁更喜欢捕食一些中小型的有蹄类,如傻狍子、白尾鹿等,也能猎杀大型的驯鹿(幼年时期)。由于身处高寒地带,猞猁需要不停的跑动(御寒),能挨饿但每天要吃下2-5斤的肉食。

网上有说:“狼是猞猁的天敌”,其实关系恰恰相反,猞猁可以是狼(欧洲狼、灰狼亚种)的死敌!首先在生态关系上,猞猁和狼、狼獾是一种共存的竞争关系,因为大家的食物基本相同。猞猁和狼之间不会一碰面就斗个你死我活,而且如果是单只狼遇见成年猞猁的话,猞猁也敢撵跑狼。

其次狼很少屠杀猞猁,但猞猁反过来会屠杀狼崽!根据俄罗斯动物学家瓦迪姆·西多罗维奇教授(VadimSidorovich)的研究,白俄罗斯西北部面积为平方千米的纳利博基(Naliboki)森林里,从年到年,猞猁由40只增长到80多只。

端掉整个狼窝,这做法有点狠呀!端掉整个狼窝,这做法有点狠呀!

在年前10年里,猞猁只杀死过8只狼崽和两只怀孕的母狼。但猞猁数量增长的3年里,白俄罗斯有一半狼崽(半岁左右)纷纷遭到猞猁的虐杀。在年3、4月调查,森林里20个狼群,只有一个把狼窝建在森林里。而在几年前,森林里有近个狼窝。可见狼群为了保护狼崽,已开始把狼窝放到了森林外。教授对这研究结果感动非常惊讶,但也表示食肉动物间的竞争非常复杂。

总结:

猞猁也曾有过一段黑暗期,在中世纪后,因耳朵上的那两撮毛被认为是“撒旦”的象征,将其视为害兽赶尽杀绝。到19世纪,欧洲的猞猁几乎灭绝。而我国上世纪70年代前后,人们为猞猁珍贵毛皮曾大肆捕杀,仅在青藏高原每年捕杀猞猁就达0只以上,直到80年代成为国家Ⅱ级保护动物。

现在我国对于猞猁的相关研究较少,在90年代末的国家统计显示,我国约有2.7万只猞猁。由于人类活动、栖息地碎片化,很多以前存在猞猁活动的地区现在都没有了。另外像澜沧江地区猞猁的生存空间遭到流浪獒犬的挤压……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图片来源网络)(全知视角,自然、动物、科学。谢谢您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558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