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长白山,有趣的“数字”景观,你见过吗?下面我为大家介绍几种有趣的数字景观。
一池擎一柱
长白山上的十六座山峰犹如十六位将士,将椭圆形的天池紧紧护住。这些高大的山峰与天池高低错落,相差四、五百米,峰池相连,池平峰雄。位于天文峰以此的华盖峰,南连紫霞峰,海拔为米。“翻滚的云雾,一铺万顷,临似盖状,故名以华盖”。在华盖峰的周围以及峰下有许多奇景异观,山腰西侧有一欲坠的舰岩;峰底池畔有女真祭台、钓鳌台、麟恋、风峦诸胜。
在这些诸多的胜景之中,又有“天池擎一柱”位于华盖峰下部,高约丈许,岩石层次分明,一层层选起,最上部的岩石被火山爆发时燃烧成金黄色。它与“舰岩”遥遥相对,一圆一长,相得益彰。这一奇特的圆形石柱令游人们赞不绝口,纷纷赋诗写文,有“一峰耸奇秀,数里诱人行”之美。诗曰:开天辟地天柱,焰焰烈火铸千秋。纵悬池水流万年,风云雾雨磐如故。
由于“天池擎一柱”的景观奇特,又由于所处的位置正在北坡旅游路线上,因而游人如潮,驻足观望,更有许多名人志士从此处登山观池,邓小平、赵紫阳、江泽民、杨尚昆等都曾在这“风雨云天”之处游览天池,观赏这巍然屹立的“天池擎一柱”。
一润一线天
长白山火山地貌是一种奇特的自然景观,它包括火山锥体、台地、火山口湖、矿泉、瀑布、断裂带以及其它火山地貌。由垂直景观和火山地貌构成了长白山许许多多的风景。
《长白山志》中如数家珍般地概括出二十佳景。如“十六奇峰”、“长白林海”、“冰川遗迹”、“长白飞瀑”等等,“白润奇观”便是二十景之一。沿着蜿蜒曲折的二道白河上行,伴着浪花飞溅的流水和震耳欲聋的涛声,只见一股白花花的流水从一条上窄下宽的狭缝中急速涌出,置身谷底抬头仰望,几十米高处天成一线,与谷底流水遥相呼应,给人以深邃美妙之感,这一奇观便是“白润一线天”。由于白润峡谷谷壁陡峭,两侧是深达二、三十米的悬崖绝壁,而且顶部狭窄,在峡谷中少见阳光,组成岩壁的是黑色的粗面岩石,恰似两扇深黑色的巨手,把白河之水夹在中间。白河水白浪翻滚,犹如一条邀游天际的白龙,突然遭受禁锢一般,一腔怒气,化作震天吼声,迎头向崖壁撞去,似要挣脱巨手。虽然翻着浪花被撞回来,但接踵而来的雪浪,又以排山倒海之势,铺山盖地向岩壁涌去,激起堆堆白烟。飞出的银色雪浪,形如水箭,声若巨钟,终于穿过这深长弯曲的激荡峡谷,摇头摆尾下泻而去。
白润奇观是怎样形成的呢?查阅《长白山旅游辞典》中有具体的注释:长白山火山喷发出大量碱性熔岩,形成火山锥体后不久,由于火山口陷落,产生了漏斗状洼地,同时在火山口北侧,产生了一条南北方向的断裂,二道白河正在这条断裂带上,而当时的白润一带仍然是巨石屹立。由天池而来的河水在这里受到巨石的阻挡,无路可行,但由于巨石是火山岩,发育许多垂直裂隙,加上.南北向断裂由此通过,河水经此有隙可乘,经过长达多万年的水流冲击,裂隙逐渐扩大,岩壁倒塌,河水穿开巨石,才形成了这一下宽上窄的两壁陡峭的倒“V”字形峡谷。
壮哉,白润一线天!
一池探一松
长白山大森林,既是千百种植物的世界,也是青松的世界。整座大山的青松,不是百株、万株,也不是一峰、百峰,而是松海苍莽,松烟浩渺,松花覆盖,松挂飘摇,松涛滚滚。在长白山这座森林资源极为丰富的浩瀚林海中,几十种松树分布在群山峻岭之中,无论是针阔混交林、纯针叶林,还是岳桦林带、高山苔原带,都有松树存在。有常绿的,有落叶的,有材用松树、药用松树,有耐寒松树、观赏松树,还有寄生植物。既有庞大的建群树种,以“红松王”、“杉松王”为代表,又有风姿独特的观赏树种,以美人松为最,既有高高屹立在山巅的崩松,又有低匍在地的万年松。在长白山松树的大千世界中,有二棵最为特别,一棵是千姿松,一棵是探池松。
在长白山山巅的华盖、天文两峰中间,是云蒸雾腾、风雨云天的景观区。只见风云涌动的坡口,雾来雾往,云去云归,云雾翻滚,变幻万千,游人在此观赏云雾弥漫飘渺的刹那瞬间,领略天池仙境般奇妙变化。邓小平曾在这“风雨云天”处观览天池,为“长白山”题词。从峰东侧滚石坡下临天池,便可见到天池池畔独一无二的一棵松树。“探池松”距天池水边仅有四米。这棵历经百年以上的松树,虽然没有长成伟岸参天的大树,但在与风霜雨雪的搏击中形成了它盘曲、顽强、道劲的壮美风姿,更有一番自强不息,奋力拼搏的风姿,以它那盘根错节的奇特姿态,坚韧不息的状貌,显示出华盖峰更具魅力,天池更加生机盎然。
一兽宽一丈
在繁杂万千的动物世界中,有许多奇形怪状的野生动物,可谁听说过“身长六尺,宽却一丈”的动物呢?在长白山这座野生动物资源非常丰富的大森林中,竟然发现并获取了这种怪物。有关资料记载:
“十数年前,有猎者在山后击毙一兽,状如系,前身白,后身黑,首尾甚小。身长六尺余,宽丈余,毛软如绵而这种怪物,是年夏奉吉勘界副委员刘建封率领众人踏查长白山时所记录的史实。“十数年前”当为的十几年前。这种怪物的模样,身长二米多,体宽却三米五十左右,而且头小尾短,前身雪白,后身乌黑,黑白经纬分明……
怪物模样像猪,但绝非野猪,因野猪形体修长,鬓毛如刺,坚硬异常。而“横宽兽”却“毛软如绵”,就皮毛而言,当属上等皮毛动物之列,但却没有白黑分明的毛皮动物。
长白山大森林中凶猛野兽数量众多,出入无常,要想得以生存,必须有自己独特的自卫能力,这种又宽又绵的怪物行动起来能迅疾如飞吗?它又有一种什么样的特殊的自卫保护能力呢?这是近百年的历史记载,现今的长白山森林中是否还有这种“横宽兽”存在,这的确是一个谜。
一山一美人
长白山“睡美人”这一奇观与“长白山睡佛”同在高高的长白山山体上,为长白山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初夏的长白山,尽展她那多姿的风采,从山下到山上体现了四个不同林带的地貌差异。穿过枝繁叶茂的绿色森林,抬头远望,长白山的山顶依然是白雪皑皑,云遮雾罩。而在广阔的苔原地带上,高山杜鹃正在怒放,淡黄色的花朵一片片,一面面,覆盖着整个苔原原地,与一块块尚未融化的白雪相衬映,生机勃勃,高雅素淡。站在杜鹃花丛中,深深地吸一口高山上的清新空气,沁人肺腑,心旷神怡。
从长白山大峡谷往回返,行驶到主干公路上,游人们观望那长白山顶上的“睡佛”。“睡佛”静卧山巅,它头上的积雪尚未融化净,容貌还没有完全展现出来。于是,游人们聚在“睡佛”下留影纪念,集体合拍的,单人的,个个乐得手舞足蹈,难得见上“睡佛”一面,真是“与佛有缘”,乐不可支。更多的游人则是在雾天里登山,“睡佛”
隐秘在云雾之中,不见真面目。在不远处的山峰中似乎隐密着一个“美女”,就是“睡美人”,一个欣长婀娜的“睡美人”!她与“睡佛”中间隔着几座山峰,却与“睡佛”呈同一个方向,头北身南。这个“美人”的身长大约有三公里,仅“脸型”和“美发”就有一公里,她那细长的“脖颈”,是一条长长的峰谷;那高兀突起的山峰是美丽动人的“丰乳”,在那乳峰上尚有白雪覆盖,似乳罩,似胸纱,真是形象逼真,维妙维肖。“睡美人”的身上还有条条白雪,犹如仙女披着白纱。
南疆昆明的“睡美人”四季长绿,只有一身服装,可北国白山的“睡美人”不断变换,多姿多彩:春天披青纱;夏天着绿衣;秋天五色服;冬季白套装。“睡美人”的腿和脚在哪儿呢?有的游人风趣地说,在天池里沐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