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穿过袼褙底儿布鞋吗

后天就是春节了,今天我买了双休闲皮鞋,准备过年穿。看着这双新潮的皮鞋,我蓦然想到了过去的袼褙底儿鞋——

袼褙底儿鞋是用布和麻线一针一针纳成的鞋底儿而做成的布鞋,东北人叫袼褙底儿鞋。年岁大一些的人都穿过这种硬硬鞋底儿的布鞋。

六十年代未期,我十岁,在我们的记忆里,我们从未买过鞋穿,都是母亲给我们做鞋穿的,那灰暗灯光下母亲一针一线为我们做鞋的身影就牢牢地印在了脑海里。

其实,做一双布袼褙底儿鞋是很累的,先是到农村收完的麻地里捡麻杆,回来后用水泡好,再扒麻皮子,将麻皮子打成细线,把破衣服上能用的地方剪下来或剩余的布条子等边角废料裁好,用浆子一层层贴牢打厚,待干透后,就成了一块布板子,我们叫袼褙。

然后,再按照脚的尺寸把袼褙剪成鞋底儿状,大约剪成四个这样的袼褙鞋底,摞在一起,将打好的麻线一针挨着一针地纳紧,厚厚的布鞋底就成了,这叫纳鞋底儿。

纳好鞋底后,再将绒布剪成鞋帮,同鞋底儿纳在一起,鞋就做好了。

做一双鞋得用七八天的时间。所以,母亲的手上常常看到被锥子和针扎的密密麻麻的针眼儿。

那时,我们就穿着母亲做的袼褙鞋上学,由于我们长的快,又淘气,鞋总是没穿到时候就把鞋尖顶出去了。

晚上,我们都睡了,母亲又会耐心地坐在灯下把鞋缝好,可再缝的鞋就不耐穿了,里边常常会出褶子,穿在脚上不舒服,又硌脚。

后来,母亲看我们穿这样的鞋硌脚,就用木板条做了一个鞋撑子,再缝鞋时,就用撑子把鞋撑起来,这样缝的鞋就不会出褶子了,板正多了,穿在脚上也舒服多了。

一次,母亲的手被扎得发炎化了脓,直淌黄水,可为了不耽误我明天早上上学,母亲还是忍着疼痛坐在灯下,艰难地一针一针给我补好了鞋。

母亲说:“等日子好了就不用缝了,全穿新的。”

看着母亲的笑脸,我倒心酸起来,泪水便滚了下来,觉得母亲太苦了。

母亲做鞋自己从来没有穿过新的,总是穿着那双黑趟绒鞋,坏了就补,实在不能再补了,就捡我们倒下来的旧鞋穿。

那个年月几乎家家的日子都这样,做双鞋是要用布的,可在那个年代,布是很缺的,因为那时买啥都要票,有的人家有钱,没票也买不来,有的人家有票,可没钱也白搭。

所以,买不了新布,家家做鞋都用布头或旧衣服啥的。尽管这样,家家的旧布头也有限,有块好布头都是宝了。

到了七十年代末,日子渐渐好了起来,街上开始有人穿翻毛皮鞋和猪皮鞋了,当时在东北山区县城牛皮鞋很少见,有富裕人家的孩子也有穿牛皮鞋的。我羡慕死了。真的。

“别急,会穿上的,日子马上就会好的。”母亲就安慰我们。

进入80年代,苦日子终于过去了。后来,党的政策好了,生活也改善了很多,我们相继都有了工作,娶了妻,成了家。

现在别说铮亮铮亮的牛皮鞋了,什么鳄鱼皮的、山羊皮的、蛇皮的,都是琳琅满目,要啥样有啥样。

穿够了皮的,还有布艺的、休闲的,什么颜色的都有,样式都很好看,还有高高的筒靴,小女孩儿穿上特美。我的女儿就有三双这样的筒靴。

母亲就常叨咕:“可是有了,往死了买!浪费!”

我就对母亲说:“现在日子好了,也该享受享受了。您老过去操劳过疾,现在身体又不好,也该歇歇了,享享福吧,不用再纳鞋了。再说,新时代穿那种鞋不时兴了。”

八月节前一天,是母亲的生日,我特意跑到商场为母亲买了一双高档绒皮鞋。

我高兴地送给母亲,母亲穿了一上午就脱下来了,换上了她那双布袼褙底儿鞋。

我问:“咋的啦?”

母亲说:“这鞋太好了,这么贵的鞋平时穿着白瞎了,等出门再穿吧。”

看着母亲爱惜地包着鞋的样子,我一阵心热,鼻子酸酸的。

这时,我才明白,母亲是穷怕了,一双鞋竟在母亲心里是那么的昂贵、珍惜。可是,现在市场上的鞋已经是花样百出、琳琅满目了。而母亲仍不能释怀的是她那相濡以沫、风风雨雨几十年的布袼褙底儿鞋呀!

是啊,而今日子好了,操劳一生的母亲倒不适应了,这也不能怪母亲,过去的日子真的太苦了,好日子来得也太快了。

布袼褙底儿鞋终于下岗了,背负了几代人的风风雨雨,那些苦日子再也不复返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683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