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甘肃的敦煌月牙泉景区这一个月里除了接待游客,还多了一只来讨食的小狐狸。工作人员表示,一开始他们也不知道这狐狸从哪来的,他们看狐狸主动亲近人,好像很友善的样子,就给了它一点食物。结果这狐狸就此待在这片景区不走了。
一个月来,小狐狸每天都在景点里晃悠,遇到谁都想凑近要吃的。工作人员看到游客向小狐狸投喂食物,觉得有点不妥。
工作人员猜测这狐狸是“野生”的,直觉认为野生动物和人类太亲密不好。他们还认真地思考了一番,做出了推理:“大概是冬天到了,狐狸找不到食物吃,所以就跑到景区来了……”
很多游客都表示来游览的时候见到了这只小狐狸,还有网友马上想起了关于白狐的种种传说和相关影视剧作品,开始激动地呼唤起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
不过除了“野生动物”“不要投喂”“白狐显令”之外,也有另一种不同的声音。
稍微一点动物知识的小伙伴,都表示:这哪是什么野生动物啊!这明明就是一只北极狐嘛!看体型这狐狸年纪就不大,肯定是被主人遗弃或是自己走失的,得赶快把它诱捕起来,之后不管送动物园还是找个主人收留,可不能任它随便待在沙漠里啊!
北极狐?还是白化赤狐?
可能会有小伙伴有疑问,我们常见的赤狐也有白化品种,这狐狸就不会是一只白化赤狐吗?
北极狐和白化赤狐是有区别的,虽然乍一看它们都是白色的,但把它们放在一起,就能明显看出北极狐和白化赤狐的不同:
▲一只异瞳的北极狐北极狐的耳朵更圆一些,鼻子的部分更短,这是为了减少在寒冷天气的散热。赤狐的耳朵更尖,鼻子也比较长,它们需要依靠听觉和嗅觉来保护自己。
北极狐的体型比赤狐要小,毛皮也比赤狐更厚实,体态更圆润。
▲一只典型的赤化白狐北极狐夏天是会换毛的,夏天的北极狐其实是黑色的,而白化赤狐一年到头都是白色的。
最后一点分辨北极狐和白化赤狐的最明显特征是鼻子的颜色。北极狐的鼻子是黑色的,白化赤狐的鼻子是肉色的。
敦煌景区提供的照片和视频,可以清晰看出这是一只北极狐,而不是白化赤狐,而敦煌必然是没有北极狐分布的,所以这必然是一只宠物北极狐。
近年来国内兴起了养狐狸的热潮,但宠物狐狸的遗弃率和丢失率甚至比没有品种的土狗还高,一些主人冲着狐狸的高颜值买下它们,却没有去充分了解过狐狸的生活习性和饲养中的潜在风险。
狗和人类一起生活了上万年,尚且有那么多狗伤人,不听管教的案例;狐狸被人当宠物饲养也就短短十几年的事,希望各位小伙伴不要被“狐狸有灵性”这个传闻误导,轻易就去尝试饲养狐狸。
至于月牙泉景区的这只北极狐,爪爪也呼吁当地工作人员尽快设法诱捕,让它回归人工饲养,别把它当成野生动物对待。
从照片能看出,这只狐狸年纪不大,而且特别亲人,说明它几乎没有野性,不打算在这片地区靠自己打猎生存,当然了它也没有在沙漠生活的能力,北极狐捕猎的本能只适用于雪原,在沙漠里,它们就算有一身本领,也可能什么都逮不到。
除了被误认成“野生动物”,禁止游客投喂,导致它饿死的风险,它在野外也可能遇到狼之类的天敌,从而葬身于对方的利爪之下。
敦煌虽然没有北极狐,但是野生狼可是有分布的,把这么一只毫无戒心的北极狐放在狼群面前,跟丢块肉过去没什么区别。
爪爪最乐于看见的结局,是有个有条件又好心的主人,愿意把这只狐狸领养回家。北极狐和赤狐相比,性格更温顺一点,攻击性没那么强,体味也比较小,饲养难度稍稍低那么一丢丢。
不过它依然是只狐狸,目前宠物狐狸的驯化程度完全不能和狗相比,它们一言不合就会咬人,也不像狗那么习惯被关着拴着,而且它们需要很大的运动量,如果玩得不够,就会疯狂拆家。狐狸的挖洞能力和撕咬能力都不逊色于狗中拆迁专家哈士奇,如果真有人想领养这只狐狸,最好是一个对饲养狐狸比较了解的主人,否则很有可能会发生二次遗弃或走失事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