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生态,加剧物种灭绝,北美毛皮贸易如何

北京皮肤病治疗医院 http://pf.39.net/bdfyc/140106/4322696.html

引言

毛皮贸易,一种特殊的贸易形式,毛皮因其独特的性质受到了世人的热爱。远古人类借助毛皮保暖生活,先秦时期人们佩戴狐裘,彰显身份的高贵,明清时期,毛皮贸易成为了跨国贸易的重头戏。

甚至史学界还留有毛皮贸易保护了康乾盛世的说法,当然这些说法并未得到主流学术的肯定,但不可否认的是,毛皮从原来的单一价值属性,转变为具有多种属性的商品。

北美、牛仔、西部大开发。这些词语串联在一起,不仅会让人想起美国18世纪末期展开的西进运动,美国西进运动一方面缓解了东部的人口压力,刺激了国家经济发展,但在另一方面,西进运动又几乎摧毁了冒出嫩芽的美洲文明,无数印第安人倒在了西部大开发的路上。

(美国西进运动)

毛皮边疆是北美西部大开发中极具传奇色彩的一种说法,毛皮边疆不仅涉及范围广泛,而且持续时间长久,打破了土著印第安人与外来白人的交往方式。然而美好的背后总是孕育着黑暗,毛皮边境摧毁了印第安人的生存环境,许多印第安人没有了栖身之所,食物来源,只能在深山中等待死亡。

可是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为了掩盖白人残害印第安人的史实,白人编造了印第安人从毛皮贸易中获利的说法,这种说法一直持续到今日,也没有改变。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北美毛皮贸易究竟是那样的?它对印第安人和白人各自产生了何种影响呢?让我们踏上时光穿梭器,回到18世纪末的北美。

物质交换,利益至上,毛皮贸易成为了白人与印第安人独一无二的商业合作

北美贸易毛皮,有着狭义和广义两种说法,狭义上的北美毛皮贸易是指交换毛色艳丽、品质优秀的带毛兽皮,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海狸皮贸易;而广义上的包含了所有动物的皮毛贸易。驯鹿皮、野牛皮、羚羊皮这些都涵盖其中。

(海狸皮)

海狸皮贸易是北美毛皮贸易的核心,其他动物的毛皮都需换算成海狸皮进行交易,18世纪40年代,1张品相上佳的海狸皮,可以换取2磅糖或一磅铅弹,亦或是一些其他饰品。

这些来自于欧洲的精细玩意吸引了众多印第安人的目光,最早期的毛皮贸易就发生在欧洲渔民和印第安土著之间的,当时携带着望远镜、铁器、火枪的欧洲渔民,成为了土著眼中的宝贝。许多印第安人用积蓄已久的海狸皮交换望远镜、铁器等,毛皮贸易就是在如此简单的交换过程中诞生了。

年,法国航海家、探险家雅克·卡蒂埃奉法国国王之命,探索北美。卡蒂埃在经历几个月的航行来到了今天的加拿大圣劳伦斯湾附近,这里不仅有丰富的渔业资源,还有大量的动物毛皮。土著印第安人利用动物毛皮同卡蒂埃进行商业贸易,自此,毛皮贸易成为了北美贸易史上富有传奇色彩的行业。

(雅克·卡蒂埃)

毛皮贸易让欧洲人赚的是盆满钵满,但是获利颇丰的毛皮贸易也有着脆弱不堪的一面,这种依赖于北美印第安人毛皮存储量的商业模式,一旦遇到印第安人狩猎情况不佳,无法获取充足的动物毛皮,就会遭到滑铁卢。

在加拿大的毛皮贸易中,只存在着印第安人与白人毛皮物质上的利益交换,根本没有所谓的商业友情,动物毛皮是两者建立友情的唯一基础。此后随着北美西部大开发的兴起,毛皮贸易中心也随之不断变化,法国毛皮商作为白人毛皮商的佼佼者,牢牢抓住了印第安人的心,他们通过联姻、利益交换的形式,获得了众多土著部落的支持。

与此同时,印第安人十分渴望白人身上的稀罕玩意,为了获取宝贝以及稳定商业利益,印第安人也决定以联姻的方式,加深两者关系。双方一拍即合,年轻白人和土著印第安人联姻,这种方式在一定时间内为两者之间的稳定合作提供了现实保障。

(北美印第安人)

梅蒂人就是白人与印第安人孕育的混血种族,他们宛如纽带一般,连接着双方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梅蒂人建立庞大的领地,世代定居于红河附近,对此后的毛皮贸易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破坏生态多样性,加速物种灭绝,北美毛皮贸易最终导致北美印第安人的消亡

繁荣的毛皮贸易背后隐藏着黑暗的深渊,这种贸易模式十分依赖带毛动物的数量,然而动物数量是一定的,短时间内也无法实现成倍数的增加。

即使毛皮贸易不具有农业开拓那种改天换地的情况出现,但是毛皮贸易对北美的生态环境恶化和物种灭绝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首先,毛皮贸易破坏生态多样性,改变了北美的生态环境,大量肥沃土地成为了荒漠、沙地。

18-19世纪的毛皮贸易,受到了欧洲资本主义兴起的带动,处于高度竞争的时期,许多欧洲毛皮商闻风而动,齐聚北美,进行毛皮交易。交易的背后必然包含着血腥的杀戮,大量的动物遭到了屠杀,海狸作为北美西部分布广泛的带毛动物,因其毛皮滴水不沾,受到了欧洲人的热爱,所有遭到了近乎灭绝的屠杀。

(北美白尾鹿)

除了海狸以外,北美的白尾鹿、野牛、浣熊、羚羊都遭到了大量的猎杀,

18世纪40年代,加拿大毛皮交易重地拉罗谢尔港出口了12万张海狸皮、11万张浣熊皮、3万张貂皮,数额庞大的毛皮代表着无数死去的动物。

灭绝式的猎杀行为加速了动物的灭绝,许多珍稀毛皮动物自此消失在历史舞台上。昔日数量巨大的白尾鹿、,美洲野牛差点被人类屠戮一空,动物数量的锐减加速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即便是不起眼的小草,过度生长后也会引发灾难。此外,动物较少,印第安人没有了主要肉食来源,使得他们愈发贫困和无力对抗白人,不得已之下,只得放弃原始聚居地,迁徙到内陆。

(敬畏自然的印第安部落)

其次,毛皮贸易改变了印第安人千百年来的生态观念,在白人还未踏足美洲大陆时,印第安人遵循着古老的传统,在狩猎动物的同时,严格准守祖训,不得过度捕杀,遇到怀孕的雌性动物,一律放生。

正是在这种理念下,印第安人与美洲大陆和谐共处数千年之久,即便是要灭杀整群动物,也有着必然的理由,例如为祭祀祖先准备祭品,或是整个族群的动物发生了瘟疫。令人称奇的是,印第安人在猎杀动物后,会对动物进行跪拜、祈祷的行为,也许与他们的生杀观念有关,寄希望于跪拜得到动物的原谅,消除动物死后的怨气。

根据已有文献记载,印第安人在白人没有到来之前,过着无忧无虑的原始生活,但是自从白人来了以后,毛皮贸易的兴盛,改变了印第安人的生态观念,他们开始大量猎杀动物,换取物资。从前印第安人猎杀动物只为获取家庭中的肉食需求,但是后来却变了,毛皮变成了香饽饽,使得无数印第安人争相猎杀毛皮动物。

(白人改变了印第安人的生存方式)

此外,欧洲人带来的先进工业制品,如铁锅、猎枪、斧子,这些使用方便的工业制品,令印第安人忘记了自己赖以生存的传统本能,他们也许无法像从前那样,飞速奔驰在热带雨林中。生态理念的巨大变革影响着居住环境,印第安人部落周围的动物愈发稀少,树木也成片成片的消失。就像那句老话说的: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印第安人在毛皮贸易的疯狂行为中丧失了自我,即使少数印第安人意识到了危机,但是依旧无法唤醒沉醉于利益中的多数人。部落中的老人也常说:今天的富裕终有一日会葬送整个部落,印第安人敬畏自然、善待自然的生态观念在利益大炮的轰击下,轰然倒塌。

结语

毛皮贸易,作为白人与印第安人文化上的一次碰撞,擦出了绚丽的火花,然而这个火花焚烧了整个印第安人的信仰。当然毛皮贸易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它在客观上传播了西方先进的文化知识,促进了文明之间的交流,加快了北美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毛皮贸易固然有其优秀的一面,但是从历史影响力探究,它又几乎摧毁了北美的生态环境,加速了生物灭绝,进而导致了印第安人的大量死亡。

参考文献:

《加拿大毛皮贸易》

《生态的印第安人:神话与历史》

《全球通史》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147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