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鞋不能穿错,因为鞋子分左右脚,这是最普通的常识。但是回到古时候,古人穿鞋是不分左右脚的,这是不是很奇怪?
是不是古时候的人智慧有限,制作不出与现在一样的鞋子?非也,试想我国古代连火药、指南针、印刷术都能发明,相比之下区区一双鞋子简直是大巫见小巫了。
那么,古人在穿左右不分的鞋子时难道就不觉得难受吗?答案也是否定的。因为古人制鞋,受到原材料的制约,大都穿的是草鞋、麻鞋,即使用动物的毛皮做鞋,也是用最原始的方法,所以做出的鞋子都很柔软,而且尺码都比较大,不会出现挤脚、磨脚等现象。
难道古人穿左右不分的鞋子是故意为之吗?是的。这可能和古人对事物和美学的认知有关,古时候人们忌讳使用颜色和款式不一样的东西。尤其是鞋子,两只不一样的鞋子称为“鸳鸯鞋”,会被视为不洁,不忠,只有贱民才穿。
其实,鞋子不分左右也不必大惊小怪,国外将鞋子分左右的时间也不过年,年由美国人发明。我国第一双分左右的皮鞋,出现在年,由上海鞋匠沈炳根仿制成功,可见鞋子分左右的历史并不长。
古人穿鞋不分左右,可是在穿鞋的颜色上有严格的区分,“士、卒、百工”不可穿绿、青、白,“奴、侍、婢”不可穿红色和青色,违者问斩。
西晋时期对鞋履等级制度更为苛刻,比如朝廷规定,所有生意人,做买卖的商人,必须一只脚穿白鞋,一只脚穿黑鞋。让人哭笑不得。
这种穿鞋的方式,由于一双鞋分黑白两只,渐渐地被人称之为“黑白两道”,所谓与官府勾结,又与黑道有染,现在叫“黑白通吃”的人,即来之于西晋时期严苛的穿鞋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