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合作寻找莱茵堡号,三个关键因素,保护

英国“水底海盗”迈克哈彻于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佳士得拍卖行拍卖中国南海沉船文物的事件极大地刺激了中国。中方派去的故宫博物院的耿宝昌和冯先铭两位专家怀揣3万美元,却在三天的拍卖会中没有得到一次的举牌机会。每一件瓷器的起拍价格都在估价的10倍以上,最终两位专家遗憾回国。

两位专家回国之后,立刻上书。中国人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国家科委召开了第一次国家的水下考古工作座谈会。中国政府迅速启动了创建自己的水下考古事业的进程……

与此同时,迈克哈彻在商业上的成功案例,也刺激了英国的另一个人,这个英国人想效仿哈彻的商业成功路径,也开始启动了他的寻找沉睡在海底宝藏的梦想。而他的行动,促成了中英双方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地在中国领海内寻找沉船宝藏的合作——寻找荷兰东印度公司“莱茵堡号”(RIJNSBURG)沉船。但是整个工作过程,却意外地让我们后来的国宝“南海一号”正式回归历史的舞台,真可谓一波三折,荡气回肠……

究竟是哪三个关键因素保住了“南海一号”免遭劫难,我们还得从寻找“莱茵堡号”说起!

英国人罗伊马丁(RoyMartin)出生在英国海港城市南安普顿,早年在货轮上当学徒,有着丰富的海上经验。60年代进入英国沉船打捞公司——里斯登比兹利,年跳槽到施密特国际公司担任东南亚地区总监,年退休。退休后的马丁,正好赶上哈彻在荷兰的文物拍卖,看到了哈彻的暴富与名声大噪。身怀海上绝技并且有着多年的东南亚地区业务经验,不甘落后的马丁大叔决定要效仿老乡哈彻,也在东南亚地区搞到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来实现他下岗再就业,老有所为的人生新高度。

马丁大叔第一个就是想起了他的老搭档莱尔克雷吉—哈克特(LyleCraigie-Halkett,此人被中国人称为赖浩杰),他给赖浩杰封了一个海测团队主任的头衔,并且在浩如烟海的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档案里搜寻到了一艘名叫“莱茵堡号”(RIJNSBURG)的沉船。

根据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记载,年7月2日,“莱茵堡号”在船长伊洛夫斯克特的率领下从巴达维亚(今雅加达)出发,前往中国澳门,在中国阳江对开海域遭遇台风沉没。船上装载货物如下:.5吨锡锭、6箱白银、吨胡椒以及可可、棉布、毛皮等货物。船上有包括大副在内的五位船员生还。虽然这些货物不是中国瓷器,但是,数百吨的锡锭和6箱白银也足够吸引马丁大叔了。况且,跟哈彻的思路一样,这艘沉船有生还者指认最终沉没水域。

一切都已经符合马丁大叔的心理条件后,这位英国退休待业人员正式开始了他的寻宝之旅。

但是他首先要解决的一大难题就是如何跟中国政府打交道,因为“莱茵堡号”沉船的沉没海域在中国的海岸线旁边广东阳江对开海域。

任何在海上长期工作的人骨子里都会有常人很难达到的坚韧的性格,马丁叔叔也不例外。他立刻着手做了三件事:

第一,在英国南安普顿注册“海上探险和救捞公司(MaritimeExplorationRecoveriesPLC)”。开始以这个公司为平台募集这个寻宝项目的所需资金。

第二,准备各类搜索所需设备。基本上与他的老乡哈彻所使用的设备一样。旁侧声纳、金属探测仪和地理定位仪和一艘工作母船。

第三,也是最为重要的是和中国的有关方面接触洽谈合作事宜。年初,马丁叔叔通过他多年的东南亚地区关系网找到香港从事海损管理的朋友,介绍他来到了交通部广州救捞局,表达了合作打捞荷兰东印度公司“莱茵堡号”沉船的意向。

这里我想提醒一下读者们,年我们收到哈彻的刺激,国家开始召开水下考古工作会议,正式启动成立我们自己的水下考古相关机构。年初,马丁叔叔的合作打捞沉船的申请,正好可以弥补我们在技术上和人员上的空白。广州救捞局对于这件事情的汇报,引起了交通部领导的高度重视,为了能够引进先进技术,破天荒的同意了这次中英合作打捞“莱茵堡号”沉船的申请。

中方派出了时任交通部救捞业务处副处长、救捞工程师张代吉负责处理与英方的洽谈工作。而张代吉成为本文题目中第一个保护“南海一号”的关键因素!张代吉提出了一条不容英方质疑的后来挽救了“南海一号”的合作前提条件:我方要求打捞必须由中方监管,捞获物品必须由双方人员登记造册,并得到海关批准方能出境。打捞必须限定协议标的,非协议标的的船只不得进行打捞。

马丁叔叔虽然对于部分协议条款不是十分的满意,主要是对如果碰到中国文物就要终止合同这条不满意,但是他又说不出更好的反驳的理由。于是,在年7月,合作协议在北京燕京饭店正式签署了。咱们作为地主,还友情买一赠一,附带了一份租船合同要求对方使用我方船只进行工作。(后来发现这是第二个保护“南海一号”的关键因素!)

中方现场参加莱茵堡号打捞的人员有:尹干洪总指挥,负责探测打捞工程的现场总指挥工作(尹干洪在关键时刻关键的历史时点,成为第三个也是最为重要的关键先生,保护了“南海一号”免受劫难);黄景潜水指挥长,担任探测打捞现场潜水打捞的指挥工作;陈日喜翻译;吴何江打捞工程师;严益源穗救拖轮船长,还有广州救捞局的潜水员们。

英方的现场工作人员有:莱尔克雷吉—哈克特(LyleCraigie-Halkett,中文名赖浩杰)为英方工作现场负责人;凯尔文(Kelvin)为设备操作员,负责现场探测工作;蔡先生(香港人)为设备操作员助手,协助凯尔文操作探测设备;丹尼麦克唐纳(DannyMcDonald)担任现场勤务工作。

#南海一号#年7月10日,双方人马集结在广州救捞局深圳蛇口码头,登上穗救拖轮,后面跟着重任驳船跟随,驳船上右70吨起重吊机……

随着工作的进行,“南海一号”意外闯入了此次搜寻工作的视野,也正是上面三个关键先生的共同保护,我们的“南海一号”才得以免遭劫难!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213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