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界抵御寒冷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长有浓厚的毛发,有的长途迁移到温暖的地方,有的找到避风处躲避,有的干脆在洞里冬眠不吃不喝。对于那些长有浓密毛发的动物,我们不免投出羡慕的目光,要是我们天生就有“貂皮”一样的毛发,冬天就再也不会冷得不敢出被窝了。
野生动物们自有它们的越冬技巧和手段,这是长期自然环境的结果。其实我们人类的祖先南方古猿,也和比较高级的动物一样,拥有浓密的毛发。但也是随着进化的需要,这些毛发逐渐消失了。其实,我们现在人身体上的毛发,不是完全消失,大部分已经退化成了纤细的“汗毛”,这些就是我们祖先曾经拥有浓密毛发的证据。
人类的祖先在学会直立行走以后,面临着一个直接关乎着生存的问题,那就是食物来源,以前依赖于森林,森林里可以食用的野果、植物茎叶和小型动物资源太丰富,可以说非常轻松。直立行走以后,人类逐渐走出森林,向着草原进发,那里食物量一下子降了下来,小型的动物比较少,而且善于钻洞,不易抓住。大点的食草动物反应灵敏,奔跑速度又快。权衡之下还是抓大的动物靠谱,于是不得不拼命在自身耐力和速度上下功夫,依靠长时间的奔袭来制服猎物,这样的话,身体必须消耗大量的能量。全身覆盖浓密毛发则非常不利于散热,于是毛发多的不是累死、就是热死,再不就是被边缘化,反而那些体毛少的获得了很大的优势,慢慢的逐渐把大部分的毛发都进化掉了。
据考石研究发现,人类祖先用动物毛皮缝制衣服的历史仅有几万年的历史,而在这之前,人类祖先已经会采用一些树叶或者动物的毛皮,围在了腰间。显然,这些围住的材料,不是为了保暖,而是另有它用。大家都知道,人类的皮肤相比于其它大型哺乳动物是很“娇嫩”的,当退却毛发之后,虽然排汗没有了阻碍,但极有可能会被坚硬的物体,比如树枝、石块等划伤,很容易造成失血过多,在那里的条件下,如果伤口感染,几乎是致命的,所以古人为了防止身体特别是下肢以及男性重要部位不被划伤,拿一些树叶或者动物毛皮来遮盖,进而起到很有效的保护作用。现在非洲很多原始部落仍然沿袭着这一传统,他们生活的区域可是热得很哪。
随着人类的不断进化,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才逐渐有了羞耻意识,那些覆盖身体重要部分的材料,才逐渐演化为早期的衣服。再后来,随着古人数量的不断增多,生存空间的需求不断加大,一些古人被迫离开温暖舒适的地区,向着更加寒冷的地方迁移,衣服的保暖功能才日益得到体现。再后来,衣服才又逐渐成为人们审美和个人品味提高所追求的一个价值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