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静电惹人烦这几招教你摆脱静电困扰

小孩为什么会得白癜风 http://m.39.net/pf/a_7189490.html

要说冬天最烦人的事情,是冷吗?是干燥吗?是刮大风吗?

都不是,是静电。

冬天太干燥,不知道小伙伴们有没有知力君这样痛的领悟:每天脱毛衣的时候,会听到“噼里啪啦”的响声,在晚上还能看到闪烁的火花;手碰门把手、水龙头、椅背、床栏等金属器物,或两人不经意碰一下的时候,还会有“触电的感觉”;用塑料梳子梳头,总感到头发梳不拢;衣服上灰尘特多,但用手拍却怎么也拍不掉——为什么冬天我们身上的静电就特别多?如果有静电,如何避免被电着呢?

静电是从哪儿来的?

回顾初中物理,我们得知,在公元前年,希腊哲学家泰勒斯(Thales)发现用毛皮摩擦过的琥珀能够吸起灰尘。

更深入一点,科学家们发现这一现象的本质其实是电子的转移。

人体静电的产生也是同理,当我们活动时,身体、衣物会和地面、空气等产生摩擦,使电子在它们之间发生转移,从而使身体带电,也就是静电。

而我们鞋子又大多不导电,没办法将身体累积的电荷传导给大地,于是电荷越攒越多,等你接触像金属这样的导体时,就会发生静电放电现象,也就是“啪”地被电了一下。

有研究表明,在干燥季节,人体静电可达几千伏甚至上万伏,当感觉到电击时,人身上的静电电压已超过伏;当看到放电火花时,身上的静电已经超过伏,这时手指会有针刺般的痛感;当听到放电的“劈啪”声音时,身上的静电已高达~伏。

而之所以冬天静电比夏天严重,北方静电比南方严重,是因为湿度会影响静电的累积,在比较湿润的时候,空气中漂浮的微小水滴作为一种良好的导体,可以转移身体的一部分电荷。

警告!别小看静电带来的麻烦

如果你觉得静电又不会让人触电,只是增加了一些生活上的不便而已,那你就太天真了!

不夸张地说,静电火花可引爆加油站、造纸厂、粮食加工厂等而酿成火灾,也会引发瓦斯爆炸而导致严重人员伤亡;在天空,飞机与空气、水气、灰尘等摩擦起电,可严重干扰飞机的无线电通讯而使飞机迷航;在制药厂,静电吸附尘埃而使药品不纯,影响产品质量;

在无菌无医院,静电吸附尘埃也会干扰正常工作。

再来说说,静电会不会让人有触电的感觉:

据测试,当静电电压达到伏时,你的手指就有感觉了;到~伏时,有火花出现,手指会有针刺般的疼痛感;超过伏时,人就会有电击感。

日常生活中产生的静电压有时可高达数万伏,但是由于摩擦起电的时间极短,所产生的电流量很小,所以你才觉得没大问题,也不会有生命危险。可是在手术台上,静电火花会导致麻醉剂爆炸,想想就够可怕的。

静电吸附的大量尘埃中含有多种病毒、细菌与有害物质,人体吸入后会危及健康。严重的静电可导致皮肤病,还可使人心情烦躁、头晕胸闷、喉鼻不适,尤其对儿童、老年人、孕妇等的健康有害。

还有,由于静电的“作死”,妹子们如果用塑料梳子梳头不仅梳不拢头发,还会给头发和头皮带来不良刺激,甚至引起疾患。静电放电时产生的触电感觉还可能使人动作异常,增加意外事件的发生率。这么看来,小看静电真的不明智哦。

怎么除掉静电?

前面我们说到,湿度(或者说是水分)可以帮助电荷转移,因此,注意身体保湿(擦身体乳等)、增加室内湿度(勤拖地、打开加湿器等)都是减少静电的有效措施。

此外,衣物材质也会影响静电累积,涤纶、锦纶等化学纤维制成的衣服吸水性较差,静电就更严重,而棉麻材质吸水性更好,就可有些避免静电累积。

洗衣服的最后一步加入柔顺剂也可以减少静电产生,这是因为柔软剂分子可铺展在织物表面,形成分子膜,减少纤维表面的摩擦系数。

要想安全放电不“挨打”,可以先用手摸摸墙壁,或用钥匙尖触碰金属物体,把静电“放”出去,再碰门把手或其他导电体就不会被电了。

还有一种经常被电的场景是下车的时候,由于下车时身体与车座摩擦从而产生静电,下车关车门的时候,手会碰到金属门框,进而被电到。这种情况可以在下车时一直抓着门框,及时转移电荷,不让静电一直累积。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图片和文字来源网络,如有版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更多养生资讯,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415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