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已经被无数网友调侃为“陪跑王”的好莱坞男星“小李子”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终于拿下了自己的第一座小金人。吃生肉、钻进马肚子里取暖过夜……《荒野猎人》一系列的“神操作”看得无数观众大呼过瘾。
但除了知道“小李子”饰演的休·格拉斯历史上真有其人之外,大家未必清楚片中的皮草猎人这个行当还和整个北美早期开发、经济原始积累息息相关。历史学家蒋竹山刚刚推出的《看电影,学历史》要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
书中每个章节最后蒋竹山还给读者留下了思考题
面向大众、通俗易懂是中国台湾“中央大学”历史研究所所长、历史学新锐学者蒋竹山的创作初衷。在此前提下,受众最广的电影成了他心目中理想的切入点。对蒋竹山的学生而言,《看电影,学历史》的内容可以说一点也不陌生。在校园里,书中的内容就是他主讲的一门通识课的内容;过去17年间,已有超过名学生选修。本次集结成书只是萃取了课程多年来讲义的精华。
《看电影,学历史》一共涉及23部电影,蒋竹山希望做到的就是带领大家去探索电影里没有说到的历史,在教大家观影的同时,也教大家阅读和思考方法。在具体的解读中,蒋竹山的侧重点也各有不同:有故事语境的再现,有相关学术论著的衍伸阅读,也有电影反映的最新史学研究动态。
这概括起来说就是,《看电影,学历史》一共包括了物质文化、饮食感官、全球史、性别与环境、革命、艺术史与大众史学六大主题。它们中的每一个对应点著作可以说都是汗牛充栋,蒋竹山为每个主题选择的电影都是对读者理解这方面研究很有帮助的。
比如第一编“物质文化与日常生活”,它相关的学术问题明显是偏艰涩的。诸如“商品如何成为商品?它的生产、销售网络如何发展?它的兴衰反映了怎样的社会历史进程?”等等。蒋竹山选择切入的影片就是帮助里奥纳多·迪卡普里奥圆梦奥斯卡的《荒野猎人》。
“小李子”饰演的休·格拉斯确有其人,这在电影上映时就已经曝光过无数次了。但电影里没讲的背景,或者说是支撑片中格拉斯等一众皮草猎人舍命都要追逐海狸皮的原因,其实和当时当地的经济贸易关系密切。
《荒野猎人》中除了复仇,猎人们争夺的核心物品海狸皮在历史上确实曾是主角。17世纪开始,美国人、法国人就和美洲大陆上的原住民为了皮毛一事交战不休。知名学者卜正民的全球史名著《维米尔的帽子:17世纪和全球化世界的黎明》中提到了海狸皮的重要性。
当时,海狸皮毛在欧洲被视为制作上等帽子的绝佳材料。蒋竹山在《看电影,学历史》中科普的就包括了17世纪末到19世纪初,毛皮贸易是北美早期一种相当重要的边疆开拓模式等史实。大家可能更不会想到的是,这股风潮成为过去式还和时尚圈有关:到了19世纪30年代欧洲的贵族和富人们厌倦了毛皮,丝织品取而代之成了新潮流,皮毛贸易开始式微。
《看电影,学历史》的内容设计,蒋竹山也颇花了一番心思。他把每章节的内容都分成了四个部分。电影本身,主要择要提点电影里意味深长的情节与亮点;电影里没说的历史,展现更广的历史背景/真实的历史原貌;像史家一样阅读,告诉想了解这方面内容的读者,可以读哪些相关历史文献与研究成果、怎么读;最后的“用历想想”,他还给读者提出了结合自身与身边文化现象,发散思维的思考题。
如此一来,《看电影,学历史》可以说也开出了一份名作书单。比如《寻访千利休》一章,讨论的是罗伯特·芬雷的世界史名作《青花瓷的故事》;介绍电影《天皇》时提及美国在二战后如何处置日本,引用了维克多·塞巴斯蒂安《:现代世界的形成》的相关章节作为佐证;而贯穿全书的写作理念,则来自卜正民《维米尔的帽子:17世纪和全球化世界的黎明》。全书还有一份单独的附录书单收录了全书涉及主题的相关推荐作品,大家可以直接按图索骥。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裘晋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