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14日,在夜色中的北大西洋里,一艘巨大的游轮正以每小时40公里的速度,安静、平稳地,迅捷前行。
泰坦尼克号这是一艘全世界最大(全长.06米,宽28米,可容纳人)最豪华,并且被称为最安全,永不沉没的船,它的名字叫—泰坦尼克号。
当天晚上,人们享用过晚餐后,有一些人陶醉在乐队现场表演的曲子里,有一些人则跑到甲板上欣赏星空下的海洋,有一些情侣打开窗户,望着窗外憧憬未来。
老船长史密斯检查完安全隐患后,对自己的同事说,在完成“泰坦尼克”号首航后就退休,工作了一辈子,该是享受生活的时候了。站在夜空下,眺望远方,想到退休后的生活,老船长长长地呼了一口气,嘴角微微上扬。
船长史密斯娱乐休闲过后,大家都走进了各自的房间准备睡觉,随后安稳地进入了梦乡!并期待第二天的旅程给自己带更多值得纪念的时刻。
北大西洋上空繁星闪烁,气温是零下一度,当夜11点40分,船上的工作人员例行安全检查,瞭望员弗雷德里克习惯性地望向正前方,突然,让他为之惊魂的一幕发生了,他看见正前方有一座巨大的冰山,紧接着,他立刻发出了一声尖叫,也按下了警铃,把正沉睡的人们从美梦中惊醒!
大西洋海上的冰山有一些人纷纷从房间走出来,但人们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在弗利特发出警告后仅仅37秒,这艘豪华的游轮因为船体过大,而船舵太小,毫无悬念地撞上了冰山,一瞬间,所有的货舱和6号锅炉房渗入了海水,受影响范围高达上百米。
尽管船上工作人员迅速展开抢修工作,但在首席造船工程师托马斯·安德鲁在仔细查看了船底时发现,一共有5间舱房进了水,接着,安德鲁对史密斯船长平静地说:“这船没救了。”
在老船长发出这句平静而绝望的言论之后的20分钟,他宣布下放救生艇,船上的乘客看到一批又一批的救生艇从船舱放出来,又听到工作人员拿着喇叭喊排好队时,他们突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有人开始尖叫,有人绝望地痛哭,也有人平静地闭上眼睛,等待那一刻的到来,还有人互相推搡,为谁排前面而争吵,更有人悄悄地插队…
当时救生艇上的人年4月15日零点四十分,有一批船员正在游轮最底部抢修,哪怕只有一丝的希望,他们也不愿意错过,而与此同时,海水已经没过了他们的整个身躯,最后到了头顶,他们一声不吭,让海水吞噬自己的生命。
在第一批遇难者被海水吞没时,船上的救援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他们放下了第一艘救生艇,这艘原本能载65人的救生艇,由于工作人员害怕放下时因倾斜发生危险,只装了30人。
老船长发出命令,只能让妇女和孩子先上救生艇;等他们上完之后,如果还有多余的船,男士才可以登。
听到这样的命令后,人性的光辉和道德的故事一一呈现,有人为此大打出手,有人默默插队,有人悄悄男扮女装混在人群里排队。
与此同时,一位叫阿斯特的商人搀扶着怀孕5个月的妻子,走到了一艘救生艇上,他问:“我的正在待产,我可以和她一起上救生艇吗?”
船员说:“非常抱歉先生,只有妇女和孩子可以上去。”
听完船员的话,这位在当时堪称最有钱的的富人(他是瑞吉酒店的创始人)把自己的外套和手套扔给了妻子后,默默地走回到泰坦尼克号上的甲板上。
他很平静地向妻子道别,随后和船上的理发师维克曼聊起了天,维克曼问:“尊敬的先生,我可以和您握手吗?”
阿斯特愣了一下后,非常热情地说:“我很高兴!”
这是这个亿万富翁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阿斯特在距离阿斯特不远的8号游艇上,有一对夫妻正在道别,丈夫施特劳斯把妻子护送上了救生艇,他同样微笑着和妻子说再见,然而,这时,一个救生员说:“先生,您一起上来吧?没人会反对您这样的老先生上船的!”
67岁的施特劳斯义正言辞地回绝了他:“我作为一个男人,是绝对不可能上船的!”
老先生话刚刚说完,他刚刚上救生艇的妻子艾达突然又跳上了泰坦尼克号的甲板,笑着对施特劳斯说:“你在哪里,我就在哪里!”
转身,她就把自己的位置给了女佣,看了看自己价值不菲的毛皮大衣说:“这个给你,反正我也用不上了!”
随后63岁的艾达,挽着丈夫的手,来到了甲板的凳子前坐了下来,他们时而低语,时而发出爽朗的清脆的笑声,最后,他们互相依偎着,静静地等待那一刻的到来。
施特劳斯和妻子艾达在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后,一位名叫古根海姆的富翁忙前忙后地维持秩序,让孩子和女性先上船,最后他把自己的孩子和妻子扶上了船。
紧接着,他换了一件干净的燕尾服,给妻子写了一张纸条:
“这条船不会有任何一个女性因为我抢占了救生艇的位置,而剩在甲板上。我要做好准备,像一个绅士一样沉入海中,像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古根海姆这边上演着一幕幕的感人至深的画面,而船的另一边,在一个二等舱里,有一个名叫细野正文的日本男子,在他听到船上紧急救难信号后,颤抖着双手给妻子写信:“看到那个闪烁着蓝光的救难信号,我感觉到可怕!”
随后,他男扮女装混入了队伍,最后得以获救,只是,他回国后,雪花般的指责和谩骂飞一样砸向他欧洲国家把他写进教科书,以此证明日本人的素质问题!
年4月15日凌晨2点20分,这艘“永不沉没”的豪华游轮,永远地沉在了大西洋海底,船上一共有人,生还人,遇难人。
船上乐队首席指挥官比这些故事更让悲伤的是,泰坦尼克原本不用遭此劫难,瞭望员弗利特原本是有望远镜,通过望远镜他可以提前看到冰山,如果提前看到冰山就可以提前改变船的方向,从而避开冰山,但当时这艘奢华的巨轮上唯一的一台望远镜,被另外一个船长锁在了柜子里,所以弗利特是用肉眼看到的冰山。
第二个原因是这艘巨轮的主人伊斯梅,在泰坦尼克号即将出发时,他要求把船上的48艘救生艇,减少到16艘,因为他觉得救生艇太多了占位置,他想让甲板看起来更空旷,让人们的活动空间更宽阔,只是,一切都那么的悲伤,那么的巧合,导致了这么惨烈的结局。
由此可见,我们平时认为毫不起眼的,认为可有可无的,认为碍手碍脚的东西,藏着多大的安全隐患啊!如果没有人把望远镜锁起来,或许悲剧就不会发生,如果伊斯梅不把救生艇减少到16艘,悲剧还可以扭转,只是,可惜没有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