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曾经在人类的历史舞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原始人曾经穿着用骨针缝制的兽皮衣服抵御寒冷,与时代相同步的生产、战争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似乎都少不了皮革。古人将皮革分为皮,革,韦三种。皮,原指动植物的表面层。皮与毛紧密相连,所以,古人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名言;革,皮脱去毛,所以革引申出“更”的意思,如革故鼎新,现代有西装革履之语,这里的革就是用的本义;韦,指去毛熟治的皮革,柔软而有韧性,所以古代有“韦布,韦编,韦轮,韦裳”等语。
古时候,皮革可以制作成各种生活用具,例如:耕作,交通中所用皮套、缰绳、鞭子、马鞍、辔头,战争中用的弓弦、皮船、皮舰箭囊、剑鞘、皮侯(箭靶子),人们生活中的皮弁、皮冠、皮衣、皮袜等。可见,皮与古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皮匠的地位很高。年前,皮匠叫“韦氏”,这是一种官名。据载:“功皮之工,函,鲍,韗,韦,裘。”后人注释说:“功皮之工五,函人为甲,鲍人治皮,韗人为鼓,韦氏,裘为阕。”其实这是给皮匠分类的。
历史上的民勤,是闻名的百工之乡。民勤皮活制作技艺是民勤流传最久远的传统民间手工艺,早在年前皮活制作技艺就在民间兴起,秦汉时期,皮活制作技艺已在民间开始应用,唐宋时期广泛使用,明清和民国时期最为兴盛。皮活制作技艺,分布于民勤境内,流传于河西走廊地区,清中期及民国时期,伴随民勤的大批移民,传播到新疆、内蒙等地区。
三面环沙,冬寒夏热,地处胡汉交界,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农牧并举的生产模式,民族融合的生产生活习惯,使民勤皮活制作技艺独具地方特色。年3月民勤皮活制作技艺入选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示名单,属传统技艺类项目。民勤皮活分类具体,制作工具繁多,制作技艺繁杂,季节分工明确,技艺诀窍科学,技艺南北交融。
民勤皮匠分为两类,一类是白皮匠,专门加工皮衣、皮袄、皮帽、皮褥等衣物,所用皮料有狐皮、狼皮、兔皮等,最普遍运用的是羊皮。另一类是臭皮匠,又叫大皮匠,专门利用骆驼、牛、马等大牲畜皮料进行生产生活器具的制作。民勤皮活制品种类非常丰富,有生活用品、生产用具、娱乐器材等。制作的器具主要有:大刮刀、半圆小裁刀、锥子、钩针、黄羊角、绳车、绞板、转刀、线扣、扣绳等30多种。材料主要有:各种动物皮料、铁锅、芒硝、石灰、畜物油、水等等。
民勤皮活制作的工艺流程主要有选料、熟皮、铲皮、制革、下料至制作成品。选料,即原皮挑选,选择秋冬季宰杀的畜皮;熟皮,把选好的毛皮投入用芒硝和黄米粉制成的溶剂里浸泡若干天,每天翻动数次,直到毛皮腐熟;铲皮,用铲刀铲去毛皮上残留的油脂和肉,让皮板清洁;制革,把刮肉、脱脂后的毛皮进行晾晒、取毛、浸灰、脱灰、浸酸、铬鞣、回潮等一系列理化和机械处理。皮活制作技艺繁杂,从选材到制革再到成品,少则十天半月,多则数月半载,不同的皮活制作技艺也不尽相同,比如皮衣制作,除了选料和基本的制作,还要进行染色、刷浆处理。
西湖马家是民勤知名的皮活世家,“马家皮坊”远近闻名,马继光是马家第五代皮匠,人称“马皮”。苏武乡川心村刘应森世代家传皮衣制作,以皮衣制作知名。著名作家高星的《中国乡土手工艺》和《河西走廊先行而后思》收录了民勤皮活技艺。年,中央电视台对马继光进行了专题采访,在《留住手艺》栏目播出。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市场上,虽然机械生产的皮制商品越来越多,但手工制成的皮制品时尚、精致、实用,仍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