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一直在整理这个练习册(重难点题型及思维陷阱题),现在为了能帮助到更多的同学,把这些重难点题型整理的再细致一些,加上一些讲解和点拨,分享出来,一方面因为精力有限,另一方面,一次阅读的容量也有限,所以做成连载形式,每次几个题型,逐步更新。各位加油!你我共勉!有问题可以在下方留言,欢迎交流。
电荷
题型2三种带电方式
1.各种原子都有相似的结构,原子的中心有__________,周围的电子绕其运动。用原子结构的知识可以解释摩擦起电现象: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橡胶棒带负电是因为橡胶棒__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答案:原子核 得到
2.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摩擦起电的过程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
答案:发生了转移
3.在探究摩擦起电的实验中:
(1)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吸引纸屑,是因为橡胶棒带上了电荷从而()。进一步实验发现,此时橡胶棒带的是负电,根据你所学习的原子结构的知识,橡胶棒带负电是因为()(选填“得到”、“失去”或“创造”)了电子。
(2)根据你的分析,毛皮摩擦过橡胶棒后,毛皮()带电。(选填“一定不”、“一定”或“可能”),实验证明自然界存在()种电荷,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相同的电荷为()电荷。
答案:(1)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得到(2)一定两种正
4.如表是研究摩擦起电时得出的物体带电次序,表中任何两种物体相互摩擦时,次序在前的带正电,次序在后的带负电.
(1)由表中可知玻璃与石棉摩擦后,石棉将带()电.(正/负)
(2)木棉对电子的束缚能力要比羊毛().(强/弱)
(3)由表中()判断玻璃和尼龙摩擦后二者的带电情况.(能/不能)
答案:(1)正(2)强(3)能
点拨:由研究材料1可判断羊毛比玻璃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强,由研究材料2可判断尼龙比羊毛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强,进而可以判断出玻璃和尼龙摩擦后的带电情况。
5.如图所示,把两个紧靠在一起的枕形金属导体A、B靠近带正电的物体C,之后移去C,把A、B分开.则把导体()接触小电机的正接线柱、导体()接触小电机的负接线柱,即可使小电动机开始转动.
答案:BA
点拨:此种情况为感应带电,C带正电,感
应后,使得A侧带负电,B侧带正电。
很快就要迎来期中考试,在这里祝各位同学能够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