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城百艺非遗名录你用过马皮制作的滑雪板吗

阿勒泰市拉斯特乡诺盖特村称为“哈萨克族马匹滑雪板摇篮”。

斯兰别克·沙和什是新疆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哈萨克族马皮滑雪板制作传承人。

据当地人介绍,当地人称“毛滑雪板”为“察纳”,一般用松木制成。最好的原料应该是白松,只是现在白松少了,才改用桦木或者白杨木。用白松制成的“毛滑雪板”,具有轻便、结实、不变形的特点。沙和什自小打猎出身,制作滑板的手艺也是从父亲手里传承下来的,在他的身上有着很多传奇故事。

沙和什将选好的松木胚料放在长木凳上,用刨子刨成长厘米,宽10厘米,厚为3厘米的木板。

在木板的前端用一个类似于锛(蒙语叫奥易乐)的工具继续刨,直到将胚子的前端修成前头窄,后面宽度和板身吻合的模样。

在打造滑板的同时,另外一个帮手将一个水壶放在火堆上等水烧沸后,淋到滑板胚子的前端,然后套上一个自制的弯板工具,当地人称作“哈其尔”,将滑板前端压弯。这个过程一般要重复二十多次,直到将滑板前端弯折与板身形成大约度的钝角,滑板胚子的制作才基本完成。接下来,要将毛皮附在制作好的滑板胚子上。沙和什说,毛皮一般选用成年马前腿外侧的毛皮。因为,这一块皮上的毛都是顺着长的。只有将这块皮顺毛附在滑板上,才能使这种滑雪板向前滑行时马毛顺茬,向后踩蹬或上坡时马毛逆茬,防止雪板向后倒滑,体现能下滑更能上走的特点。

接下来,沙和什在选好的毛皮上端用小刀戳开一个小孔,再在毛皮的两侧每隔5厘米开一个小眼。将毛皮上端开好的小孔套在滑板胚子前端已经预留好的一个小突起上,用力向下拽毛皮使其充分舒展。然后,用一根长约两米的皮绳在毛皮顶端一侧小眼处系上死扣,像系鞋带一样,将皮绳从毛皮左右两侧的小眼中依次穿过,在最后一个小眼中继续系上一个死扣。这样一支毛滑雪板的雏形就基本完工了。沙和什说,一支长约厘米的滑板,毛皮最好要覆盖厘米左右,这样才能达到“察纳”能下滑更能上走的效果。一副成形的滑雪板前端弯曲,滑板厚度为1.5厘米,两边薄,中间厚,刨面呈菱形,大概重3公斤左右。

保护与传承

在阿勒泰山区,滑雪板除了狩猎之外,也是过去出行的交通工具。不过,那种滑雪板跟狩猎的滑雪板不一样,一般较短,较宽,是外出捡柴火、找牲畜、串门时用的,这里的已婚妇女也用这种滑雪板。还有一种有红柳枝和牛皮编制网状的鞋,有30厘米宽,40厘米长,外出时要绑在鞋上,就像脚上有了蹼,在厚雪中行走,不至于陷入雪中,这真是个好办法。随着条件的改善,公路修通了、牧民定居了,住上了砖木结构的房屋,出行也有了汽车或班车,这些古老的工具只是留在人们的记忆中,现在要见到这些“宝贝”已是不容易的事情了。

不过,哈萨克族人对于即将消失的文化十分重视,视祖先留下的遗产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他们在受到现代文明、现代文化冲击的同时,也总在千方百计地保护和传承自己的传统文化,把那些掌握哈萨克族传统文化的能人,推荐为传承人,加以保护和传承。让传统文化更好地为他们的生活服务,为现代文明服务,使他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古老的文化焕发出青春的光彩。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编:李一珊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673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