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三)①苏辙赵北燕南古战场,何年千里作方塘。烟波坐觉胡尘远,皮币②遥知国计长。胜处旧闻荷覆水,此行犹及蟹经霜。使君约我南来饮,人日河桥柳正黄。
①又名《赠知雄州王崇拯二首(其一)》。②皮币,指毛皮和缯帛,古代用作聘享的贵重礼物。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奉命出使途经雄州,历史上该州曾经是战乱频发之处,现已是和平安宁之地。B.望千里方塘烟波浩渺,诗人觉离契丹尚远,看着随行贵重的礼物,深感责任重大。C.诗人为错过雄州荷花盛开的美景而惋惜,但庆幸赶上了经霜之蟹,可以一饱口福。D.本诗押“江阳”韵,“嫌”“长”“霜”“黄”均字音洪亮,表达了积极乐观的情感。
答案:选择B项。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B.“诗人觉离契丹尚远”错,“烟波坐觉胡尘远”是描写此处美景让人留恋忘返,似乎出使一事都离自己很远,表达的是对雄州风景的赞美。
以上的诗歌鉴赏试题出自于广州一模语文试题,近期,我们将广州一模语文试题作为学生的平常测练。
通过考试发现,不止许多学生将诗歌鉴赏的选择题选错了,就连很多老师也将其选错了。
这道选择题确实很难,在选择时做不好,即使看了相关的答案解析之后,很多学生,甚至很多老师也觉得相当困惑,根本就无法理解这个答案解析。
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做题体验,以及结合相关的历史和地理方面的粗浅知识,简单地谈谈个人对这道题答案解析的看法,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这道题。
“烟波坐觉胡尘远”,针对这句诗,很多人都认为B项中“诗人觉离契丹尚远”的解析应当不会有问题,毕竟这里有“胡尘远”一词,很多人觉得这应代表着胡虏之地的边尘距离自己还挺远的。所以在对这道题选项的选择上,大多数人往往也就会先排除了这个选项。
当得知答案之后,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先看看答案解析,可看到了“烟波坐觉胡尘远”是“描写此处美景让人留恋忘返,似乎出使一事都离自己很远,表达的是对雄州风景的赞美”的解析之后,更是如坠五里云雾,相信很多人心里都会有如此疑问:为何“胡尘远”就是对雄州风景的赞美?
要解释好这个问题,就必须先明白雄州是什么地方,雄州也就是今天的河北保定雄县,如果对雄县还缺乏概念,那就直接说“雄安新区(由雄县、容城县、安新县组成)”,相信很多人就会有概念了。
在今天,雄安是国家级新区,与北京、天津两个经济文化重镇呈现三角形之状。在宋代,雄州是宋辽(契丹)边境。雄州古称“瓦桥关”,是宋代名将杨六郎镇守的“三关”之一。后周显德六年(年)世宗亲征伐辽,收复瓦桥关置雄州,"雄州"之名即是源于此。在宋代时期,雄州是前线,是宋辽两家的争夺之地。
其中本题的A项如是说“诗人奉命出使途经雄州,历史上该州曾经是战乱频发之处”,再结合当时幽云十六州被契丹控制着,而幽州(幽州是今天的北京)更是辽(契丹)的南京的实际情况来看,再结合今天北京与雄安新区的距离,其实,雄州在宋朝时期已经是边境地区了,相当接近契丹了,所以“觉离契丹尚远”之说也就不成立。
至于“胡尘远”一说,作者是想说明,雄州虽然是边境地区,而且历史上是战乱频发之地,但却令人感觉跟边境地区不大一样,好像距离胡地尘沙甚远。
再根据“①又名《赠知雄州王崇拯二首(其一)》”的注释,其中“知雄州王崇拯”是指雄州知州(知州指一州的最高文官)王崇拯,我们可以发现,实际上,这是一首酬赠诗,诗人借此曲笔表达对王知州的赞美之情,雄州原是战乱频发之地,经过王知州的治理,“现已是和平安宁之地”,风景非常好,竟然不像是边境之地,令人觉得“胡尘远”,而不是说距离契丹还很远。
所以,这首酬赠诗实际上包含着对朋友政绩的肯定和赞美,只是诗人表达得相当婉曲而已。
读懂一首诗,不仅需要看注释,还得具备相关的历史和地理方面的知识,这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雨未央感谢赞赏,一分赞赏,十分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