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瞭望
野生动物怎么禁
文丨《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张程程詹奕嘉王成
2月24日,全面禁食野生动物,取得实质性进展。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在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基础上,以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为导向,扩大法律调整范围,确立了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制度。
科学把握全面禁食的边界
就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张立指出,“禁止”针对的是以食用为目的,并未排除以科研、药用、展示等为目的的利用。“全面”有三层含义:
指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以及其他陆生野生动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饲养的陆生野生动物;指生产经营者、消费者以及为其提供便利的组织和个人均不能为,否则都要承担法律责任;对从生产到消费的全环节进行打击,包括猎捕、人工繁育、出售、购买、利用、进出口、携带、寄递、运输、贮藏以及发布广告、提供交易平台及场所等行为。多位受访专家表示,正确理解全面禁食野生动物,需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鱼类等水生野生动物不列入禁食范围。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说,大部分水产品离人类亲缘关系远、不存在安全问题。世界动物保护协会高级科学顾问孙全辉说,人工繁育的野生动物通常不包括养殖的鱼类、贝类和甲壳类等,人工养殖的海洋动物一般被当作水产品来管理。
捕捞鱼类等天然渔业资源是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方式,也是国际通行做法。中国渔业协会年发布的统计公报显示,年我国渔业就业人口为.68万人,海洋捕捞和养殖产值超过亿元,淡水捕捞和养殖产值超过亿元。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教授金可可表示,水生野生动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涉及渔民的生存利益与国家食品供应安全,渔业法等已作了规范。
我国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产业规模亦不小。张立等专家估算,在我国以供应食品、毛皮、药用原料、科学试验材料等为目的的人工繁育野生动物种类约种,养殖企业及养殖户50万家(户),从业人员超过万人,年产值约亿元。
在朱启臻看来,人工繁育的野生动物只要有成熟的繁殖技术、明确的种源来源、固定的养殖场所、严格的检疫标准和规范的经营程序,就应纳入家禽家畜管理范围。
此外,兔、鸽等一些动物的人工养殖利用时间长、技术成熟,所形成的产值、从业人员具有一定规模,有些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列入畜牧法规定的“畜禽遗传资源目录”的动物,也属于家畜家禽,对其养殖利用包括食用等,适用畜牧法的规定进行管理,并进行严格检疫。
受访专家认为,决定对全面禁食野生动物所作规定,既贯彻体现了全面、从严禁食野生动物的精神,又从实际出发,不致对非食用性利用野生动物、家畜家禽业规范发展带来大的影响。
严厉打击非法野味产业
“年1月23日,凌晨,河麂子,又是一车,欢迎订货!”在一个名为“养殖珍禽和种植水产交易服务”的社交媒体账号发布的视频中,河麂(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蜷缩在铁笼里。发布者称,这一批有多只。
在该发布者的其他视频里可以看到:破旧的院子里,宰杀不断进行,成堆的动物尸体露天摆放,地上全是血和毛……其兜售的野生动物,包括野猪、鹿、大雁、河麂、鳄鱼等,并强调“活杀”“新鲜”“纯野生”,吸引野味食客下单。
疫情发生以来,社会各界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