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穿皮草,关你什么事东北人为何如此中

北京白癜风哪个最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大概半个月前,我在新闻推送中看到一条报道:“狐狸被养成怪物:比正常重近6倍为获得更多毛皮。”至今,关于皮草的争论已经不止一次进入大众视野,经过激烈的唇枪舌战,支持的一方声音越来越弱,舆论几乎一边倒的偏向抵制皮草。而今天,有不一样的声音想来谈谈,他们关于皮草的看法。

1

wji

每当有关于皮草报道,网上就会聚集一大批“爱心网友”,开启“指点江山”模式。当他们唾沫横飞用肮脏恶毒的语言实施网络暴力的时候,难道就比屠夫强很多?用平等的眼光来看,皮草生产已然形成了一条产业链,在这一系统内工作的人,都是为了生存,为了养家,为了在自己文化水平有限的情况下过更好的生活。作为食物链顶端的生物,难道连选择的权利都要被剥夺?如果这一行业被取缔,众多工人该何去何从?于是人们不再批判最底层的劳动人民,逐渐理解了他们是为了生存身不由己。然后矛头又指向了爱穿皮草的人,甚至说穿皮草的人是冷血动物。如果没有他们购买,那从事这一行业的工人哪来的工钱?生而为人,这是他们的喜好,别人无权干涉。你喜欢吃肉,猪就得死,喷香的排骨端上桌的时候,你有感觉到自己的冷血吗?如果不能改变世界,就管好你自己。

存在即合理,每种生物都有它的价值,鸡能下蛋,羊能产奶,只是它们要产生皮草,皮草是它们的价值。而不穿皮草的人本身就与此事无关,何必庸人自扰。若是关心动物心切那么去做力所能及事,收养小动物或是看见流浪动物就把他们送到救助站,这些实实在在的事情远远比语言暴力令人佩服。对于爱好皮草的人来说,穿自己喜欢的东西难道也有错?皮草在冬天是比羽绒服还要暖和的保暖品,皮草柔软细腻的质感是其他材质无法媲美的。爱美之心,抑或是纯粹的御寒,穿皮草都是无可厚非的。

2

油腻

上网查询了一下皮草的概念,皮草是指利用动物的皮毛所制成的服装,具有保暖的作用。的确,作为站在食物链顶端的我们来说,这些动物适当地服务于我们也无可厚非。嗯,皮草这个话题,我想我是最具有发言权的那一位。对于出生在皮草之乡的我来说,那里的家家户户都做着与皮草相关的行业。从最初的养殖,到后来的染色、裁剪、缝制,再到最后的成品,环环相扣,井然有序。

皮草行业带动了我们那个普通小镇的发展,增加了经济收入,给予了我们更富裕的生活。但是,我们也为此付出了代价。皮草要染色,有毒的染色制剂,恶劣的工作环境,原本的清丽秀美小镇如今却屡现癌症患者,用健康换来的财富,真的值得吗?我厌倦了小镇变质的模样。

每到每年的八九月份,是皮草生产的旺季。数以万计的农村妇女竞相加入加工大军之中。为了生计,也为了最后的那份颜面。实际上皮草的加工是整条产业链里最不挣钱的一环,每加工一件皮草,只能获得少到可怜的费用,但他们依然不辞辛苦。从裁剪到缝纫再到最后的熨烫,这一系列的步骤很可能是出自同一个人之手。那群人真的很辛劳,为了多挣些钱,为了能让自己的子女过上好日子。每日起早贪黑,昼夜不停。代价也很大,他们失去了宝贵的睡眠时间,失去了健康的身体。从养殖行业来看,每年的四五月份,他们打起精神,将多倍精力都放在动物养殖上,目的就是将动物养得更大更肥,这样才能卖出个好价钱。每当收皮人上门收购时,一轮轮激烈的讨价还价无情地展开。成交后,是收皮人一脸的兴奋和卖皮人装出来的无奈。再来看看那些被养殖的动物们,他们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为了服务我们而生,为了服务我们而死。其实它们真的挺可怜,整天被关在暗无天日的牢笼中,它们摇尾示弱,向饲养人乞求着食物。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才明白它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任务,来到世上走一遭,给人类留下温暖。

3

不知日光

“每个东北人心中都有一件貂。”姜思达,在《奇葩说》众多金句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句,因为,他说到我心坎里去了。随着时代进步大家环保意识的增强,总是能看到有媒体在抨击伤害野生动物的行为,这无可厚非,但底下评论留言里又总能看到一些网民以“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为由抨击皮草买家。在这,作为一名经历过零下四十七度的东北人想说,穿皮草不应该被抨击。对于皮草,百度给其作用定义为:保暖。当然我不否认很多人为了炫富,证明经济实力来买穿皮草,但如果因为个人的行为和自我臆测就一刀切否定貂的其它优势好处,“谈貂色变”显然也是不正确的,所以今天我所阐述皆基于法律允许的养殖产品买卖上。换个说法便是:作为东北消费者刨去攀比炫富心理去买皮草(由于貂皮大衣的特殊地位,所以以下皮草由貂代替)不应该被抨击。貂儿,一个特殊的存在,我无法将其定义为生活必须品,但由于其在东北的普及率和人们对其的依赖也不能用“高档耐用品”来定义,所以我只能用“normalgood”来定义,与生活必须品的necessitygood不同的是,normalgood价格上升你不会买,价格下降你会买。它不同于湖南朋友一定会介绍的电烤炉,海南同学一定会说的槟郎,这些生活必须品,但它们都有地理性。东北人为何如此中意貂?原因简单而纯粹,暖和!如果硬是要扪心,他们还会告诉你显瘦苗条!在东北地区冬天零下二三十度是常事,而为了保暖里一件外一件,一层又一层,再裹一个大棉袄已然不符合当今人们的生活习惯与审美。一件貂,里面穿个毛衫,就已解决保暖问题,并且效果比棉袄羽绒服更好,进出屋穿脱也是非常方便。

但许多朋友对于貂的第一印象是“奢侈品”是“贵”,而我如此宣扬完全不顾大众的实际消费水平。但恰恰相反,在结合实际,综合考虑之后,我得出了开篇的结论。价格方面,随着居民平均收入水平提高,养殖户增多,贸易政策等,貂的平均价位已经在普通消费者的接受范围内了。实用性方面,与它的替代品羽绒服对比,它更暖和,谁穿谁知道。它更轻盈,在东北地区你是不能只穿个打底就穿羽绒服的,但穿貂可以。它更干净,羽绒服尽管在不断改进设计也更潮流,但并不能改变其臃肿的形态,和偶尔露毛的情况。而貂则给了人们干净利索的感觉。

在结合行为心理学之后,貂还有一种羽绒服完全无法替代的功能—促进家庭关系。我国美丽富饶的东北三省流传着一个动人的传说:老公给老婆买了貂,夫妻感情就和睦了,婆婆给媳妇买了貂,婆媳关系就胜似母女了。虽是调侃,但也从侧面表现出东北人对于貂的热爱。最后,你说我杀害野生动物不环保,一年下来我烧了几千块的汽油没有人指责过我,

楼下的土堆还没填平,

明天的文案还没写完,

一切无恙。而我在东北买了一件养殖貂,却引来了腥风血雨。

这个敏感又有争议的话题,太难评断谁对谁错,大概再过一百年,都不会有定论。

世界复杂狰狞,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强行把自己的三观加在别人身上,只会两败俱伤。无须退让,无须偏执,坚持做好自己就足够了。

作者

曹荣荣沈佳尧王君怡

图片

来源于网络

编辑

杜鑫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424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