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子为什么要黑化非洲黑豹照片的出现,

头部白癜风治疗 http://pf.39.net/bdfyy/dbfzl/140810/4445283.html

在地球上超过40种的猫科动物大家族里,生活着一批黑色的猎手,如黑猫、黑云猫、黑薮猫、黑豹等15种。但黑色猫科动物似乎很少出现人们面前,相比之下白色好像更为人们所熟知。

的确如此。比如黑豹,近年来最知名的一次目击事件发生在年,一位野生动物摄影师在听闻非洲肯尼亚某地有黑豹出没的消息后,在当地的野外蹲守了6个多月,最终成功拍摄到了传说中的非洲黑豹。

或许你会觉得“小编形容的太夸张了吧”?这样说吧,这位摄影师拍摄到的黑豹照片,是百年来在非洲第一次捕捉到的黑豹镜头,而研究人员上次拍到黑豹的时间是年在埃塞俄比亚。

虽然在此之前非洲就有许多关于黑豹的目击事件,但由于缺乏直接证据并不能让人信服,年的照片似乎给出了强有力的证实。而围绕着这个“证据”,在科学界引发了一场关于猫科动物黑色变种的新一轮争论。

我们所说的黑豹可以是黑色的花豹,也可以是黑色的美洲虎。一直以来黑豹都是一种神秘的猫科动物,不但是因为它们与一般浅色常见个体的对比鲜明。还因为这种不一样的颜色,对强大的捕食者本身所带来的影响。

猫科动物的黑色变种被科学家们称为“黑化”。多年来,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些假设,以解释为什么某些猫科动物具有黑色毛皮?黑化对猫科动物的利与弊?以及这是否可能成为一种进化趋势?

非洲黑豹再次被证实存在后,关于上面这些问题的争论更加激烈。

有研究人员指出黑色在夜间能更好地隐藏,还可以使它们在阳光下变暖更快,甚至可以抵御某些寄生虫等等。但有一项研究表明,全黑毛皮的弊端在于,一些猫科动物至关重要的同类交流标记被遮盖了,这给黑化后的它们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简单来说,成年黑豹依旧会读取和识别幼崽身上的斑纹,但是幼崽却可能无法识别黑豹母亲身上的斑纹,这导致在野外幼崽无法正确跟随母亲一起行动,使自己陷入危险之中。

而在求偶时同样会出现问题,猫科动物通常会通过外观、声音和气味来辨别异性,黑化后会增加求偶失败的几率。

不过以上理论并没有得到太多人的认可,因为在马来半岛存在着世界上最多的黑豹,其数量可以达到马来半岛豹子种群数量的90%。如果真像以上“弊端”所说,又该怎样解释在马来半岛发生的事?

有人认为可能是因为该地区豹子数量出现过大量减少,留下一些幸存的个体碰巧是黑色的!这种人口崩溃会产生“创始者效应”,即那些少数存活的个体或“创始者”的基因会遗传给它们的后代。

还有人认为黑豹可以在茂密的森林栖息地中更好地生存,因为森林中相对阴暗,在阴影或深色背景下,黑豹拥有了额外的伪装,比浅色豹子更利于隐藏,从而在获得猎物方面更有效。在马来半岛的热带森林中,黑化发生频率很高是自然选择中的“有利”特征,不是偶然发生的现象。

虽然还有很多理论和假设,试图解释马来半岛为什么有那么多黑豹,但以上两种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不过,这一切都被年非洲黑豹的照片打破了,因为它证实了黑豹也存在于肯尼亚热带草原开放和干旱的环境中。

先不说“创始者效应”是否能同时在地球上的两个不同地区出现巧合,就算以上关于黑豹的出现是“有利的自然选择”似乎也不成立,因为在肯尼亚的热带草原上,森林有限,阴影更有限。

这就出现了一系列加更复杂的问题,比如是否如人们之前想的那样,黑化后的豹子会影响狩猎、交配和繁殖?以及除了伪装外,是否还有其他自然选择机制,允许黑化现象在豹子身上持续存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528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