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山西交城竟这般繁华,原因在于这

文/史间一壶酒

秋风渐起秋意凉,小伙伴们又要到穿秋裤的时间了。再往后过几个月,太太夫人们就要拿出自己压箱底的裘皮大衣来御寒了。

说起毛皮,今天小编跟大家说一说山西交城的滩羊皮鞣制工艺。熟悉的小伙伴可能知道,这是山西省交城县的地方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交城县滩羊皮鞣制工艺较为复杂,完全依靠手工操作,有洗、泡、晒、铲、钉、鞣、吊、压、裁、缝等20余道工序,鞣制过程中需加入黄糜、皮硝、皂角等辅料,最终生产出滩羊皮成品。

滩羊皮的特点是皮板薄、重量轻、色泽白、毛锋长并有波形弯曲,经鞣制后仍保持7道至9道弯。质次者则称“头顶一枝花”,即只在毛尖梢部有卷曲,其余则是直毛,区别明显。

交城县是座历史文化名城,汉代,于今古交镇城底建交城,因建于汾孔二河相交之处得名。隋开皇16年(公元年)置县,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因地处太原盆地,明清时成为晋商的主要活动地区之一。

交城滩羊皮鞣制技艺起源于明代中期。据资料记载,清咸丰到光绪年间,交城毛皮业大振,全县毛皮作坊百余家,所制皮筒销售总量达白银百万两,为晋省之首。

清康熙初年,皮货商人在城东南却波湖漂洗皮革,污水皮渣竟将却波湖填塞,据卦山天宁寺清康熙十二年()《古罕碑》记载:“旗弁贩洗皮革,奸商挟之为利,腥秽填壅。”可见毛皮制品产销量之大。

清末民初,交城仍有一百多家皮坊,年总产值达多万块银元,当时在皮坊做工的工人达1万余人,这些人中交城城区常住人口只有两千余人,其余九千余人都是外来打工者。

民国时交城有一首顺口溜:“四合两聚永兴成,意和德源三隆号;殷实铺号成百处,三五合伙不计数。”“四合”指四合源,“两聚”指聚源兴、聚源厚,“意和德源”指意和德、意和源,“三隆”指隆盛昌、隆和裕、隆盛裕。

交城毛皮业以滩皮最著,所制皮货色泽雪白透亮,毛花均匀若丝,皮板轻薄柔软如绸,故有“交皮甲天下”之称。各皮坊每年秋冬之际派专人远赴陕、甘、宁等地,选购上等滩羊皮,翌年农历二三月雇骆驼驮运返县。

毛皮经过泡鞣加工,裁缝成为褂氅,而后由万川、玉成、德兴等20多家皮店发往京、津、沪、东三省等地。有的销往日本、欧美等国家。据《太原府志》(年版)记载,德国采办曾以数十万白银存放府库,备买交城皮件,“交字毛”誉满中外。

一业兴旺,百业昌盛。资料显示,清末民初,县城共有大小商号余座,其中皮店多达家,既有皮坊加工制作皮件,又有生皮收购和制件销售。另外还加设客房,接待中外皮货商人,并为客商提供库房,融手工业、商业、服务业为一体。

《中国实业志》(山西)载:民国十六年(),县城有绸缎、布匹、药材、杂货等较大商号21家,较大皮坊、皮店38家,当年仅输出皮衣一项,就获银元万元;驻外国洋行有美国隆茂、恰和、平和洋行,德国禅臣洋行等12家。

然而,好景不长。民国十九年(),由于蒋冯阎大战,国外销路停止,国内毛皮市场疲软,外蒙、陕、甘、宁等地商路不畅,生皮无济,各个皮坊所做皮货须自行运往各地销售,皮行常有“生贵熟贱”之叹。

后来,抗日战争爆发,交城毛皮业迅速萎缩,交通中断导致生皮无源、产品无路,再加上被侵略者掠夺产品,造成皮坊、皮店及相关金融业、服务业破产,大批工人失业后流向张家口、太原等地谋生。

新中国成立后,交城毛皮业一度复苏,先有“合记”皮坊开业,小批生产。后又有毛皮合作小组、毛皮生产合作社;年,成立地方国营交城毛皮厂,年该厂产品在全国毛皮行业会上被评为质量第一名,获“山西省优质产品”称号。

然而,20世纪80年代,动物毛皮逐渐被物美价廉的人造毛皮所取代,当地皮坊大批厂房改作民居,低值易耗件如泡皮缸、钉拔、皮案等工具散失,特别是毛皮硝鞣加工技术基本失传,在世老技工不足十人。

参考资料:《交城县志》等。喜欢文章,请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801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