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貌似憨厚,其实诡诈。表面上热于助人,实际上总是坑人。智慧远逊于能力,眼高手低,虚有其表。最坑人的,是没有担当,有吃食冲锋在前,有危险缩在人后。
照此标准看,说武成王黄飞虎是猪队友,一点也不冤。
黄飞虎一共做了三件事,硬生生把比干给坑死了。
第一件,擅自除妖。
那天夜深,群妖散去,比干奉旨回家,郁郁不乐。中途遇上了巡街的武成王黄飞虎。黄飞虎热情相问,为何半夜方才出午门。
比干也是多嘴,见人询问,就一边跺脚,一边把心中羞辱事情说出。黄飞虎听完,一脸义愤填膺。他拍着胸脯告诉比干:“丞相请回,末将明日自有理会。”
比干虽然海量,但陪着三十九位仙人喝了三轮酒,如今又在路上吹风,酒意上涌,也就没有细想黄飞虎话语含义,直接上马回家去了。
黄飞虎下令心腹家将前往朝歌四城,观察那醉酒狐妖前往何处。天亮时分,家将回禀,那些狐妖都进入城南三十五里轩辕坟中。
黄飞虎大喜,下令心腹家将率领三百兵丁前往轩辕坟,带上柴薪,堵住洞口,将那坟中妖狐全部烧死。
家将领命而去。上午,轩辕坟烟火腾腾。
大家注意,黄飞虎是在比干全然不知的情况下,下令杀死轩辕坟群妖。也就是说,黄飞虎才是还是狐妖的真正凶手。比干不过是发了几句牢骚而已。
其二、陪同出行。
本来,只要妲己事后追查,就能发现,除妖时间是武成王黄飞虎擅自做主。那么,倒霉的就是黄飞虎,而不是比干。
可是,黄飞虎却耍了一个滑头,轻轻松松把剿杀狐妖的帽子扣到了比干头上。
在除妖的同时,比干到武成王王府拜访。他还不知道黄飞虎究竟会用何种手段为他出气。
黄飞虎见了比干,把自己如何如何全番说出。见黄飞虎一脸兴奋,貌似全然不知除妖将引发妲己报复,比干只能装出一副大喜模样,对黄飞虎连连夸赞。
中午,两人在一起喝酒吃肉,这一二年来的压抑,仿佛与那百十狐妖一样,化为烟火。比干觉得很痛快。
下午,家将回禀,除妖已经接近尾声。
黄飞虎提议:“末将同丞相一往如何?”比干想也没想,就回答:““愿随车驾。”
于是,在朝歌城外,轩辕坟边,许多百姓都看到亚相比干在武成王黄飞虎的陪同下,来到现场。黄飞虎指指点点作介绍状,比干频频点头作领导状。
消息很快就传到宫中,妲己大怒!在她看来,黄飞虎除妖不过是执行命令,比干才是罪魁祸首。
其三、火上浇油。
对于这场大火,原作者也颇有不忍。他在书中说:“说这些狐狸吃了酒的死也甘心,还有不会变的,无辜俱死于一穴。”
对于比干、黄飞虎来说,这把大火,除掉的不过是一窝畜生。可在妲己看来,比干、黄飞虎却是灭了她满门。
若是两人此前有仇,那也罢了。事实是妲己此前从来没有招惹比干。
妲己也没有料到,除妖事件的真凶其实不是比干,而是黄飞虎。
黄飞虎为何要除妖?只因他早就对妲己心怀愤恨!
当初姜皇后被废,黄贵妃本有机会上位。为了封后,黄飞虎没少沉默,坐看姜后被害。黄贵妃也暗中推波助澜,做了一些亏心事。没想到两兄妹干了脏活,却没有得到回报——最后还是可恶的妲己封后,黄家兄妹竹篮打水全然一空。
见到还有一些狐狸毛皮完好,比干就想着把这些狐狸皮做成一件狐皮大衣。比干说:“造一袍袄献与当今,以惑妲己之心,使妖魅不安于君前,必至内乱;使天子醒悟,或知贬谪妲己,也见我等忠诚。”
比干果然是个书生,想了一大堆献狐裘的光辉意义——事实上,纣王看到狐裘后,除了觉得穿上很温暖,比干这叔父比较贴心外,根本就没有其他联想。什么看到狐裘,就能醒悟,贬斥妲己,远离妖魅什么的,纯然就是比干妄想。
作为朋友,黄飞虎早就知道比干书生意气,有心无胆。可是,黄飞虎不但没有点出献裘的危害,反倒大赞比干如何见识高远,老成谋国。
结果,两人中饭刚吃完,就开始吃晚饭。酒宴上,黄飞虎对比干好一顿猛夸。到大半夜,比干欢欢喜喜回家。
明眼人都能看出比干大祸将至,可比干浑然不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