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问哪国的军装最好看,肯定大部分人都会第一时间想到二战德军的军装,这款军服无论是裁剪还是版型都让穿着者精神头十足。当时不少年轻人就为了一身漂亮的军装,就义无反顾地加入军队。然而,这些军服好看是好看,不过却是中看不中用。
有人说,二战德军的军服是落榜美术生亲自操刀设计的,其实这是个误区。二战德军有两款军服,国防军的M36式军服由包豪斯设计学院在M19式军服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它的徽章、袖标、编织肩章、穗带、双排领扣等元素在M19军服上就已经有了,而M19军服则是沿用了普鲁士军服的元素。这些元素被M36原封不动地沿袭下来了。党卫军军服则由著名的服装设计师雨果.波士和卡尔.迪比齐联合设计,前者还是今天大名鼎鼎的男装品牌BOSS的创始人。
落榜美术生虽然没有考上美术学院,但高于常人的审美还是有的,在看了两款军服的设计后表示满意。出于美术生的偏执,他要求德军的军服不得使用穿着舒适但松软易皱的棉布,而全部使用呢料。呢料挺括有型,再加上近乎一人一版的塑体裁剪,以及垫肩收腰等元素,再配上各种徽章的映衬,使得这两款军服格外的修身、挺拔。这些军服比起时装来都毫不逊色。
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全部使用呢料成本高昂,仅军服的费用就让德军负担沉重;二是过于修身,无法进行大幅度激烈的动作;三是各种鲜艳的徽标彩带过多,在隐蔽时容易暴露。有人建议再单独设计一套战斗服,但因为费用紧张而不了了之。
如果仅仅是这些缺点也就罢了,后面还有更糟糕的。同样是出于美观的要求,德军的冬季大衣也全是呢料的。德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天的最低气温一般也有0度,偶尔地出现极端天气也不过零下10度。这种不含羊毛的呢料军服和呢料大衣在德国还能应付,但在零下30度的莫斯科城下就彻底抓瞎了。因此在苏德战场上,德军的主要战绩都是在夏秋季取得的,一旦到了冬季,德军战斗力直线下降,原因很简单,冻的。
反观苏军,身上穿的是卡其布面料的棉袄,外面套着羊毛大衣,戴着有护耳的式棉帽,穿着内衬羊毛的翻毛长筒靴,虽然颜值比德军的军服低了好几个档次,但胜在实用。卡其布棉袄紧实,防冻又透气。棉帽子可以防止耳朵冻伤,皮靴只要不进水,就可以保证零下30度都不冻伤脚,称得上度全方位无死角的保护。
而德军穿着挺括的呢料大衣,在零下30度的严寒中冻得瑟瑟发抖。好不容易从法国弄来了一些棉衣,发现穿不进修身的BOSS牌军服里面。想把缴获的苏军棉衣穿在外面,又担心被误伤。戴上巴拉克拉瓦头套,勉强可以保护住耳朵,但严重影响军容,士兵们个个都像落魄的乞丐。尤其是看到苏军士兵内衬羊毛的皮靴,再看看自己脚上单薄的皮靴,德军士兵口中流下了羡慕的眼泪。
德军士兵吃尽了军服只要风度不要温度的苦,军服不保暖,让德军在严寒中战斗力直线下降。真正给你机会你也不中用啊。到了年的冬季,气温骤降到零下40多度,国内捐助的各种冬装因交通问题无法送上前线。德军已经顾不得许多,抓到什么就往自己身上穿,甚至从死人身上扒下衣服披在自己身上,这个时候,风度哪有温度重要?
有强迫症的落榜美术生如果看德军这乞丐一般的军容,估计会直接血压飙升而死。年的冬季,德军吸取了教训,开始提前准备冬装,但绝大多数都是私人掏腰包购买的毛皮大衣,军官的则是定制版,需要量身裁剪。直到年的冬季,制式的棉质冬季作战服终于下发了,白色和迷彩两色可以双面穿,不论在冬季的野地和城市作战都具有良好的伪装效果。但棉衣仍然很薄,不知道是不是德国设计师对于修身有什么执念还是国内缺少足够的物资,而且此时形势早已逆转不可挽回了。可以说,德军在东线的失败,与过度追求军服的美观而忽视其实用性,是有一定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