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岁月一只名叫虎子的狗齐鲁晚报网

白癜风症状都有哪些 http://pf.39.net/bdfyy/bdfyw/160522/4857690.html

一只名叫“虎子”的狗

文/春江月明

读周晓枫的散文集《有如候鸟》,其中有一篇“一只名叫Snowy的狗”,这只狗跟随着主人,乘飞机去了远隔重洋的异国他乡,每天跟主人在温哥华的公园里散步,还乘车旅游,是一只见过世面,从小养尊处优,讨人喜欢的狗。由此,我想起了记忆中的一只名叫“虎子”的狗,这只狗可没有那么幸运,同“Snowy相比,“虎子”的命运可以说是悲惨的。

虎子出生五天,还没断奶,就离开了它的母亲。抱来时,不过四十公分长,闭着眼,身上稀稀落落的绒毛,蜷缩着,像一团粉色的肉球。

虎子的父亲是狼狗,母亲是土狗,它是狗杂种,命贱。叫它“虎子”,是盼它有父亲的遗传基因,长大像只狼狗。

那年,我们下乡当知青,去广阔田地里“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虎子一出生,就注定了命运要同知青的蹉跎岁月联系在一起。

从济南乘火车,把虎子藏到鞋盒里,为了防止被乘务员发现,上车前在喂它的奶粉里,放了两片安眠药。虎子一声不吭,以为它死了,下车一看,还在呼呼大睡呢。

奶粉很快就吃完了,没有奶粉钱,就熬了玉米糊糊喂它,开始不吃,只好饿着,饿极了,连喂狗的盆子都添得干干净净。天生就是穷命,它适应得很快。两个月之后,虎子长出了乳牙,可以喂他嚼过的馒头了。在我们的精心喂养下,虎子长成一只披着棕黄色毛皮,两眼炯炯有神的可爱的小狗。

在我们眼中,虎子是一只小狗,一个玩具,高兴时逗它玩会儿,心烦时把它赶走。虎子也很知趣,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在虎子眼中,知青组的十几个人,都是它的主人,是它生命的依靠。为了讨好主人,它围着我们转来转去,一会儿舔舔这个人的脚,一会儿嗅嗅那个人的手,它得熟悉所有人的气味。狗不能分辨色彩,它的世界都是灰白色。狗的记忆,大多来自嗅觉,记住主人的模样,远不如记住气味,既容易又可靠。令人不解的是,外村的知青到这儿,虎子上前嗅一嗅,便又蹦又跳,摇着尾巴欢迎。村里的人到这儿,它便狂吠不止。那人便说:“这狗怎么认识城里人,欺负农村人?”虎子的嗅觉证实,知青“气味相投”,都得在农村经受一番“脱胎换骨”的改造。

虎子一岁时,长成一只漂亮的成年狗,高大威猛的身材,一身油亮亮的棕黄色皮毛,脊背上有几处黑色,这是它母亲的印记。两只耳朵硬挺挺地竖起来,俨然是狼狗的模样,只可惜,尾巴向上卷着,暴露出卑微的血缘。如果长出一条狼狗的尾巴,虎子会跻身狼狗的行列,让人忘记它的母亲是一只黑色的土狗。

幸亏不是狼狗,狼狗得顿顿吃肉,我们有时连菜都买不起,吃盐水泡饭,哪有钱买肉喂狗。所以,虎子和我们在一起,基本吃素,是一只菜狗。记得有一次生产队的一匹马死了,知青也分得一份马肉,喂给虎子吃,它嗅了嗅没吃,走开了。长这么大,这是它第一次接触肉食,竟然不知道肉比粮食好吃。据科学考证,狗的祖先是狼,经过1.5万年的训化,基因发生了改变,由对人类的攻击,变为对人类的依顺。按动物学分类,狗和狼同属亚犬类,都是食肉动物。虎子是一只不识肉滋味的狗,贫苦的日子泯灭了它的动物习性。

有人对狗的思维做过测试,狗每天只想三件事:吃、玩、观察主人。其中观察主人,揣摩主人的喜怒哀乐是最主要的。因为懂得主人的情绪变化,就能讨主人的欢心,就能陪它玩儿,就能吃到好吃的食物。这是狗的本能和天性。虎子很善于察颜观色,当你高兴时,它跑来跑去,上蹿下跳。甚至四爪朝天地躺下来,十分享受地,任你抚摸它的腹部。当你心烦时,它离得远远的,或者躲在角落里,不声不响。当你难过时,它依偎在身边,让你摸摸它的头,眼睛望着你,流露出同情的眼神。看着虎子萌萌的样子,有时,我甚至羡慕它的无忧忧虑。虎子不会想家,从它出生,知青点就是它的家。虎子也不会思念亲人,知青们就是它的亲人。

都说狗的智商相当于三岁的小孩儿,虎子的智商还要高些。它不仅是只看家狗,还会看管家禽。知青组养了一群鸡仔,有时和村里的鸡仔混在一起,连我们都分不清哪些是知青组的。虎子却分得淸,它总是把我们的鸡仔赶到一起,趴在一边,看它们吃食。别人的鸡仔跑来抢食,它会“汪汪”叫着,把它们撵走。还有村民散养的猪,总爱“吭哧吭哧”地来吃鸡食。虎子看到这些不速之客,就会竖起耳朵,梗起脖子,瞪起眼睛,窜上去咬猪尾巴,吓得猪们“呼呼”地喘着粗气,仓惶奔逃。日复一日,虎子始终坚守它的岗位,没有人去要求,它喜欢这样表现对主人的忠实,乐此不疲,

虎子听觉灵敏,能分辨出主人与村民的不同口音,只要听到主人的声音,它就会跑到门前迎接。还能听出邮递员的车铃声,铃声一响,它会很快地窜出去用嘴銜着来信交给我们。这时,拍拍它的头,虎子就十分得意,它知道这是主人对它的褒奖。如果你没有表示,虎子会像孩子那样,冲着你吼叫,这是提醒主人表扬它呢。

虎子一岁左右,到了发情期,那段时间,异常兴奋,有时还焦躁不安。有一次甚至离家出走,彻夜未归。后来发现,一只黑色的母狗,常来找它。这是虎子的初恋。结果,却以“悲剧”结束。

特殊环境中,人与狗的交集,也会发生利益的碰撞。知青组炼了一罐猪油,为缺油少荤的生活带来一点儿欣喜。那天,突然发现我们视如珍宝的猪油,竟然不翼而飞,盛油的罐子干干净净。谁偷走了油?老鼠?不会,老鼠偷油不会这么干净。疑惑之际,发现地上有呕吐的油迹,沿油迹寻去,在房后的角落,看到虎子和那只黑狗,正在干呕。是猪油吃多了不消化。此情此景,令人啼笑皆非,敢情虎子拿主人解馋的猪油做了“狗情”,请它的“恋狗”吃了一顿美餐。于是,我们狠狠地用棍棒教训了它。这是虎子第一次挨打,哀嚎着跑了出去。一连几天,不敢靠近我们。虎子当然不会知道为什么挨打,更不会知道它的作为,损害了主人的利益。

几天后,那只黑母狗被它的主人卖给了杀狗卖肉的狗贩子,那人用钢针缝死狗嘴,在凄惨的哀嚎声中,把它捆到车上拉走了。开始,是被卖的狗在嚎叫,后来几乎全村的狗都在哀嚎,凄凄沥沥,像是合唱着狗的挽歌。不知为什么,虎子没出声,只是悲伤地躲在一边,瑟瑟发抖,是胆怯?还是哀伤?不得而知。虎子毕竟是只土狗,丝毫没有狼狗的胆量和凶悍,骨子里还是温良和怯懦。虎子的初恋,不过是交配欲望的释放。黑母狗的离去,并没有让它失魂落魄,依然认真照看着那群鸡仔。

“返城潮”给知青的命运带来转机,带给虎子的却是将被遗弃的厄运。那些人心惶惶的日子里,所有人都在为个人的前途担忧,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被招工,能不能尽早回城,谁还有闲心去考虑虎子的命运呢。再说,这么大的一只狗,没办法带走啊。就是能带上它,城里还不准养狗呢。像一支撤离的队伍,知青们在招工单位卡车喇叭的催促声中,匆匆离去,只要人能回城,啥都顾不得了,没有人顾得上一只狗的安置。前一天,知青组宰杀了鸡仔,吃了散伙饭,虎子津津有味,心满意足地咀嚼着主人赏赐的鸡骨头。它哪里知道,从今往后,它将是一只被遗弃的流浪狗,一只丧家犬,忍饥挨饿,脏兮兮地蹲在村口,盼望着主人带它回家。

那天,虎子跟在卡车后面追了很远,直到汽车扬起的尘土遮挡住它的视线。

虎子一连几天趴在知青宿舍门前,不吃不喝。村民见它可怜,喂它食物,它嗅了嗅,走开。

两年后,有位女同学回访知青点,虎子竟从空荡荡的房子里窜出,一眼就认出了她,激动地站起身,将前腿搭到她的肩上,口中发出“呜呜”的声音,它有一肚子的委屈,要对主人诉说。离别时,虎子跟着她,撵不走,一直送到运河边,看她上了渡船,还蹲在岸边,依依不舍。

收获后的农田就像被梳子篦过那么干净,别说食物,就连人或牲口的粪便,也被起早拾粪的人拾回家去了,真不知道虎子是如何生存下来的。俗话说,狗不嫌家贫,虎子始终没离开知青点。它把那儿,当成自己的家,它守在家里,等待主人归来。

可怜的虎子终于死了。有人说,那年下了场大雪,虎子在风雪之中,冻饿而死。也有人说,虎子是被村里几个年轻人捉去,剥皮炖了狗肉,当了下酒菜肴。

经过了短暂的喧闹,所有的梦幻都被现实击碎,一切都归于平静,该走的都走了,虎子却永远地留在那块土地上。也许,这就是它的宿命罢。

虎子到死也想不明白,主人去哪儿了?为啥遗弃了它?

(壹点号春江月明)

壹点号春江月明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443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