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茶马古道是世界上地势最高路况

最好白癜风治疗方法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250101.html

千百年来,茶马古道是世界上地势最高、路况最为险峻的交通驿道

在橫断山区和西藏高原的崇山峻岭之间,千百年来绵延着一条世界上地势最高、路况最为险峻的交通驿道茶马古道。

古时的西藏,当地居民以游牧为主,多食肉、奶,而鲜有蔬菜维生素丰富的茶叶成为高原居民生活的必需品。宋时,滇、藏、川的茶马互市频繁,明清茶马互市内容则更加丰富。从云南、四川至西藏,往来商人的脚印、马帮的蹄痕,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踩出了这条翻越橫断山脉、冈底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涉过金沙江、怒江澜沧江和雅鲁藏布江的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的路线大致有两条:一条经云南普洱茶的产地出发经下关(大理)、丽江、迪庆、德钦,到西藏的芒康、昌都、波密、拉萨,尔后再辐射至藏南的泽当、后藏的江孜、亚东,出境至缅甸、印度(南线);另一条则是由四川的打箭炉(雅安)出发,经泸定、康定、巴塘、昌都至拉萨,再至后藏日喀则,出境到尼泊尔、印度〈北线),此条线路在后面游记中进行叙述。

茶马古道的历史

在横断山脉的高山峡谷,在滇、川、藏“大三角”地带的丛林草莽之中,绵延盘旋着一条神秘的古道,这就是世界上地势最高的文明文化传播古道之一的“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因康藏属高寒地区,海拔都在三四千米以上,糌粑、奶类、酥油、牛羊肉是藏民的主食。在高寒地区,需要摄入含热量高的脂肪,但没有蔬菜,糌粑又燥热,过多的脂肪在人体内不易分解,而茶叶既能够分解脂肪,又防止燥热,故藏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了喝酥油茶的高原生活习惯,但藏区不产茶。而在内地,民间役使和军队征战都需要大量的骡马,但供不应求,而藏区和川、滇边地则产良马。

于是,具有互补性的茶和马的交易即“茶马互市”便应运而生。这样,藏区和川、滇边地出产的骡马、毛皮、药材等和川滇及内地出产的茶叶、布匹、盐和日用器皿等等,在横断山区的高山深谷间南来北往,流动不息,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趋繁荣,形成一条延续至今的“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中的滇藏路线是:西双版

纳→普洱→大理→丽江→德钦→察隅→邦达→林芝→拉萨。到达拉萨的茶叶,还经喜玛拉雅山口运往印度加尔各答,大量行销欧亚,使得它逐渐成为一条国际大通道。这条国际大通道,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大家都知道驼峰航线,那是运送战争物资的。而大后方民用物资的运输,则主要是通过这条国际间的“茶马古道”进行的。可以说,“茶马古道”为民族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茶乡茶源——思第

思茅茶马古道风景名胜区位于思茅市境内,由茶马古道、翠支洞、梅子湖三个片区和澜沧江游览区组成。主要景观有:古代曾经繁华不已的茶马古道,浩瀚无垠的森林植被,遮天蔽日的热带雨林,幽静明秀的林间湖泊,梦幻离奇的天然迷宫,潇洒飘逸的南帕瀑布,出境旅游的江河通道,当然更有悠久丰厚的文化遗存。这是一条以文化旅游为主要特色的线路,同时也是沿澜沧江跨国旅游的始发地。

古道遗风—普洱

普洱,是著名彝族演员杨丽坤和全国英模张培英的故乡。境内森林覆盖率高达72%以上,是全国绿化先进县、云南省林业重点县。人造板、紫胶、松香等林产品享誉省内外。普洱茶久负盛名,小粒咖啡豆品质一流,小粒咖啡基地面积居全国县级之首。

茶马古道是唐代以后,特别是清朝光绪年间至民国时期普洱通往昆明、西藏、澜沧、打洛、缅甸等地的茶马道,也是普洱物资交流、进行贸易的南方丝绸之路。

“茶马古道”的形成与发展,促进了普洱茶业的发展和普洱茶区商品交易的繁荣。在今普洱县境内,仍保留有三处较完整的“茶马古道”遗址:一是位于同心乡那柯里村的“茶马古道”;二是位于凤阳乡民主村的“茶庵塘古道遗址”,长约2公里左右的山石古道,在一片半原始森林中盘山径仄而上。那山石上深印的马蹄印,向人们诉说着昔日“以茶易马”的艰险;沿古道而上,人们可以去体味,去追寻“径仄愁回马,峰危畏如去”的意境。三是位于磨黑镇孔雀坪的“孔雀坪地古道遗址”,长约10余公里,那昔日林立的“马店”,山石古道上清晰可见的马蹄印,向人们说明历史上的“茶马古道”的兴盛。

山间铃响马帮来,是50多年前的真实写照。在车辆如梭的今天,马帮已不再有,山林是听不到清脆的马铃响了。茶马古道显得更加寂静。但回荡动听的马铃声和赶马人的山歌依然记忆犹新:三月里来,三月三,赶着骡马进茶山,普洱茶好人人爱,驮起茶叶到远方。

凤尾竹楼—西双版纳

从思茅折道南下,我们就直奔让我们一心向往的热带植物王国、西南边陲的傣族之乡西双版纳。那密林、那一座座凤尾竹掩映的傣家小竹楼,还有那美丽高挑的傣族姑娘,那开屏的孔雀和驯服的大象…这一切,都是神奇秀丽的西双版纳赋予人们遐想,谁能不为之心驰神往呢?“美丽的西双版纳,留不住我的爸爸……”这首曾经风靡全国的电视《孽债》的插曲,凄美而哀婉,充满了对家的向往与对温馨的渴望。这美丽的西双版纳该是个什么地方呢?那里的孩子现在可曾有个完整的家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387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